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讀張季直先生敬告全國學生書書後
Identifier (Dublin Core)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補編
Key Words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評論; 張季直; 敬告全國學生書; 救國; 改革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3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436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438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讀張季直先生敬告全國學生書書後   吾誦此書,迴環再四,覺其旨宏意遠,誠當今吾輩樂石之言也,雖然吾不能無惑也。夫救國之道, 有本有標,標本兼施乃克有濟務標而舍本,固終不能救國。逐本而遺標,終必至於本亦不可爲,猶治河 然。當夫洪水泛濫之際,必深其河牀,疏其支流,濬其泥沙,乃可以轉危而爲安。然而洪水驟至,其 泛濫也易,而施治也緩,若必欲如是,則中原數千里,盡湮沒於水中,人畜廬舍,漂流於大海。誠能及 時築堤以阻其勢,然後深其河牀,疏其支流,濬其泥沙,乃可以一一施行,此標本兼施之效也。然而 不先治標,則治本無從。   吾國積弱數十年,危亡在旦夕,亦猶夫洪水之泛濫於中原。欲力圖自救,則振興實業,普及教育, 便利交通,其急圖也。然而國賊盤踞於要津,斷送我主權,放棄我土地,必欲置我於亡國之列,此水之 驟至而不能從緩施治也。若猶專務於本,吾恐旦暮亡而本又未能爲也。何則亡國之民,生死之權猶操諸 其主,教育普及,非我益也,實業振興,非我利也,交通便利,我害益增,是知舍標而務本,非國之福 也,民之利也,適足以禍其國凶其民,吾輩學生之所以急趨於標而於本則未嘗忘也。蓋吾輩學生已抱以 學術救國之宗旨,一旦噬臍之患除,燃眉之禍消,乃可以行其素志矣,此其所以緩此而急彼也。顧公則 曰,病其法未是果未是乎哉!且公又有言,政府猶父兄也,學生猶子弟也。不幸而父兄有過當之舉,亦 當有小雅怨悱而不怒之心。夫總統爲公僕之說,已偏倡於全球,而公猶以數千年前之眼光,以政府爲父
兄有操持一切政柄之權,雖至於亡國,而吾人民則宜效小雅怨悱而不敢怒之行爲,是以吾國爲專制也。 專制之法行於專制之國,其國安,專制之法,行於共和之國,其國危。以公之明豈不察此。   公又有爲吾輩學生慮者二,慮吾輩僨盈之氣,因得請而漸長,夫曹、章、陸之辭職,非吾輩復國之 目的。烏可曰得請收回青島,廢除路約,取消二十一條,此則吾輩救國之目的也。今雖未得請,繼之以 來日,雖數日百年,亦不容其消滅也。公言天訓無可奈何,我曰人事尙可爲,蓋無一不賣國賊有以致之 也。國賊不除,後患何堪設想,終必至亡國而後已。豈特青島、高順而已哉!此吾輩誓除國賊,以救噬 臍燃眉,亦猶夫築堤以阻洪水之勢也且也。吾輩之爲此,爲國也,非爲私也。雖致國於富強,亦分所當 ,責所在,豈容有僨盈之氣也。若曰奪政府之威信,得工商之聽從,夫政府之威信,一國人民之威信也 。而政府之於強鄰也,置吾輩之威信於何地?且政府之威信,可奪於少數之武人,獨不可奪於大多數之 國民乎!況吾輩亦未嘗損其一毫之威信乎?繫累我學生囹圄我大學,吾學生之威信,已被政府蹂躪盡矣 !而翻曰學生奪政府之威信,其誰欺?欺天乎?至於工商之罷市罷工也,純出於良心之主張,非吾輩學 生所能脅迫之也。同本救國之熱誠,吾輩將憐其同舟共難之可敬,尙何快哉。   慮他界慮眼不化,將被其影響疑似之累也,是誠不能免。然能消患於無形。則吾輩之所願也。在吾 輩學生一方面,則時加勸導,受以普通之教育,一方面則設計而安厝之。若他界之行爲正大,誠心以救 國,吾輩將助之不暇,奚懼疑似之累哉,則公可無是二慮也。   至於公策吾輩之策,誠是也,實業爲救國之本,非謬也。吾輩喜空言,而不務實際,固吾輩既經之
過失也,學生等無不贊同而改革之,亦己施之於行事矣。不過其效今日不可得而見,請期諸異日可耳。     「南開日刊」第二十四號,中華民國八年七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