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破壞與建設
Identifier (Dublin Core)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補編
Key Words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評論; 破壞; 建設; 建國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3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435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435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破壞與建設   何謂破壞,剷除之、消磨之,不使復存於斯世之謂也。何以破壞,以其不宜於今日,以其阻撓人類 之進化。然則破壞者,不得已而行之,亦天演之公例而不可逃者也。不觀夫今日之世界,誠宏壯而富麗 矣。推原其故,莫非經無數破壞之成功也。是以欲大建設,必須大破壞;欲小建設,亦必小破壞,破壞 與建設,非相背而實質相成者也。欲有建設,必先有破壞,能破壞,然後能建設,此其理雖歷千萬年不 易也。滿清之破壞於辛亥也,破壞其有情形之政府。而無形者固嘗破壞而至今猶存也。此破壞也,破壞 其名,是以所建設者,亦名耳。觀夫八年中,政府之所施,人民之所受,可知矣。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亦其宜也。我輩學子稍受教育,負先覺之責,建設眞純之民國,舍吾輩其誰之任也。然欲建設眞純之 民國,必先破壞名實不副之民國;欲破壞名實不副之民國,則自破壞乎民之舊思想。始破壞其固有之帝 王思想,建設其民國之國家觀念。此吾輩今日之所宜速圖,而不可須臾緩者也。     「南開日刊」第十九號,中華民國八年六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