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對中國青年大結合次數意見
Identifier (Dublin Core)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補編
Key Words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青年大結合; 歷史解釋; 蔣中正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3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6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7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對中國青年大結合次數意見   按總裁訓詞常有因人設教、因時制宜之處,故有時不免出入。同盟會爲第一次青年大結合,就整個 國民革命史來看,理屬當然。本黨十三年改組與黃埔建軍爲第二次青年大結合,亦屬國民革命史上應有
之解釋。現在需要解釋的是八年抗戰,究竟係組黨建軍於統一全國後之連續,抑係自成一段落。如係連 續,則稱現階段爲反共抗俄而組成之青年大結合爲第三次,自無不可。如將黃埔建軍與八年抗戰分爲兩 段落,則此次當稱爲第四次。此種段落之分法,兩種方式都說得通,最好簽呈總裁作一最後決定(或於 總裁主席時在常會提出),此後方可一致,而免歧異。此復第五組。家倫。四十四年七月四日。   註:總裁在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典禮訓示:興中會之成立至同盟會統一全國革     命組織(推翻滿清締造民國)爲第一次大結合;民國十三年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及創辦黃埔軍     校(完成北伐統一全國奠立取消不平等基礎)爲第二次大結合;青年團之組織,原爲集中全國     青年,完成國民革命,故此次代表大會之主要目的,即爲號召全國青年作第三次大結合。   又:四十一年青年節告全國青年書訓示:嗣後國民革命,北伐統一之所以完成,是由於有中華民國     青年第一次的大結合;及其救國運動的開展,抗日戰爭之所以勝利,是由於中華民國青年第二     次大結合;及其救國運動的開展。……乃是要全賴我愛國青年,繼續以往每次光榮的勝利的團     結和戰鬥,作反共抗俄的愛國青年第三次偉大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