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中央社的三件大事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54/3/31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雜著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2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68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69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中央社的三件大事      兩件最可紀念‧一件應早完成  中央通訊社常是要努力走向現世化路上的新聞事業,雖然三十年來他遇着了不斷的障礙和艱難。  若是沒有因八年抗戰而受的折磨,和最近五年來因匪禍而受的打擊,那中央社的突飛猛進,不祇是可能,一定成事實。不幸這些折磨,這些打擊,是無法避免的,於是中央通訊社祇能表示他為國家民族,為新聞事業的一貫忠誠。  中央社的成就很多,我現在祇提出兩件大的。第一件是在抗戰前他就開始和國際間重要通訊社合作,至今猶能在友好的空氣之下,繼續進行。囘想戰前在南京時各國通訊社發稿的情形,非常紊亂,甚至有在京滬間自設電臺的。中央社和他們交涉,一面予以便利,一面收囘他們不規則的特權,使雙方長期合作都感愉快,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二件是抗戰時期中央社所表現的奮鬥精神。任敵機如何轟炸,中央社的工作,始終不曾停頓。炸彈中彩了,總編輯在炸坍的房間裏的桌子底下爬出來,滿面灰塵,仍然工作。當時我在主持中央大
學,也是常挨炸彈的。我和中央社每天聯繫幾次,所以知道最親切。  至於那件仍當完成的事是什麼?大家都知道重要通訊社所負的責任不祇在國內發稿,還當在國外發稿。不祇把他國的新聞傳播到我國,還當把我國的新聞傳達到世界。而且這種時時刻刻由總社用電碼廣播出去的新聞電,不應該祇讓中央社駐外國辦事處收用轉發,還可讓我國在外使領館收用。讓他們隨時都能够知道政府的措施和祖國的動態。這是一件最重要、最有用和最省錢的事。在大陸撤退前,中央社把這種新式而力量很大的發電報機都買好了,正待裝置,適逢大亂,遂將其遷移來臺。不意來臺後,該機一直打入冷宮,無法過問,真是可惜。其實裝置費不過七、八十萬臺幣,若是裝成應用,不特一年中的外交電費,可以省下相當大的數目,而且在國際宣傳上和與海外僑胞的聯繫上,更有極大的功效。這件事希望在中央社三十週年紀念擧行以後,大家一致努力,促其實現。  最近胡適之先生引「晏子春秋」裏的兩句話,非常之有意思。我願意借此來賀中央社三十歲的大慶,並祝他無限的前途。這兩句話便是: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四十三年三月三十一日,臺北。                      ──民國四十三年四月一日,臺北「中央日報」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