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對國家要有信心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不詳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評論
Key Words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國家; 信心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1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495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496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對國家要有信心 在國家大亂的今天,每個中國人的心頭,都籠罩着一層陰影,尤其是僑居海外的同胞,在外國人 的輕視和嘲笑下,更顯得難受。但是從歷史看,每個國家,都有或長或短的治亂,轉移治亂的關鍵, 則基於人民對國家的「信心」。當國家從事抵拒外患性戰爭的時候,這種信心尤爲重要。 在抗戰初期,京滬淪陷,武漢失守,少數人流於悲觀失望,認爲以中國一國的力量,何足以抵抗 暴日,然而因爲領導抗戰的政府和領袖未曾失去信心,卒能等到歐戰及太平洋戰事相繼發生,轉單獨 抗戰爲民主與法西斯之戰,而獲得我們最後的勝利。 現在我們戡亂的戰事,是抵抗外患性的戰爭,是挽救中國同胞被拘囚在外國鐵幕後面的戰爭,我 們必須堅持對國家的信心,把握住中國深厚的文化基礎和堅強的生存能力,來抵抗國際共產黨的摧 毀。 我們觀察中國現在的局面,決不像抗戰初期的國際的情形,或日寇打到獨山時的危險,也比那時 候要對我們有利。我們不要健忘,更不要灰心。失敗主義者是軟骨動物。我們要挺起胸膛,抬起頭來 ,在祖國艱苦中站起來幫他奮鬥。最後,敬祝各位健康,並高呼中華民國萬歲!民國三十八年一月一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