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現代軍人對於現代戰爭應有之態度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43/7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評論
Key Words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現代戰爭; 真理; 科學化; 體力; 鐵的意志; 反省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1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479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481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現代軍人對於現代戰爭應有之態度 現代戰爭是全民戰爭,是這個或這組國家全部的國力,或那個或那組國家全部的國力的競賽,這 是眞理,是大家應該早已知道的眞理。 我還想進一步說,現代戰爭更是交戰國中最優秀分子的決賽。這是現在進行中的世界大戰特別暴 露出來的眞理。 從全部看,則甲國的科學家在實驗室裏,和乙國的科學家作發明的決賽;甲國的工人在工廠裏, 和乙國的工人作製造技術的決賽;甲國政治家在政府裏,和乙國的政治家作政略與組織工作的決賽。 如此類推,可至無窮的部門。勝利之神却還不降臨在優秀的方面,而是降臨在最優秀的方面。 現在我並不縱論全部,乃是特別提出現代戰爭中的軍人來說。 我們睁開眼睛一看這偉大科學化的戰爭裏面,駕駛每小時速度到四百英里以上的飛機的空軍人員 ,是什麼體力!駕駛長距離遠征,整天整夜潛伏在海底潛艇裏的海軍將士,是什麼體力!駕駛七十五 噸的坦克車或運用機械化部隊其他裝備的陸軍將士,冬天在零度三十五度以下的北歐,春天在熱度一 百三十度以上的非洲沙漠裏作戰,這又是什麼體力。
不但健全的體力,還有優秀的智力呀!這些極度精微的機械,是要極度高明的智力,才能運用。 否則可以「折鼎覆竦」、「操刀傷錦」,不但無益,而且有害。當然,縱有智力,還要有純熟的技術 訓練。英國平素軍隊不多,但他們自認爲「專家軍隊」。在現代各國,不但他們專門化的部隊,對其 專門部份,智識豐富,就是一般士兵的科學常識和素養,也很豐富。譬如這次我們的敵國德意志進攻 蘇聯,蘇聯的軍隊把頓河鐵橋徹底破壤了,而德國軍隊在炮火之下,於不到兩星期的時間,造成横跨 頓河的臨時長橋,上面可以過四十噸重的坦克車。我想這決不單靠工兵,乃是得到一般有科學訓練的 士兵的幫助之所致。 有體力、有智力,在這種空前激烈的戰場上,還要有鐵的意志,才支持得住。在炮火織成電網, 炮聲震聾耳鼓,熱焰寒威,四面交逼,於血泊尸山之中,還要前仆後繼,攻堅陷陣;若非有不可摧毀 的意志,那能爲自身、爲民族爭存亡於呼吸?現代的戰爭,不但是武器戰,更是神經戰。鐵的意志, 正所以統率受猛烈刺激的神經。作戰時間是磨練意志的很好機會,但是意志的鑄成,尤靠平時理智的 陶鎔,和生活的素養。正確的認識,堅定的信仰,刻苦的訓練,都是意志的鍛工。一九一八年德國的 失敗,和一九四〇年法國的投降,都是意志崩潰所表現的悲劇! 綜合以上三個要素來看,我們對於現代戰爭,應當格外明瞭了。我們的現代軍人,能够不反省嗎? 當然在五年多英勇抗戰的期間,我們的武裝同志,浴血奮鬥,不惜犧牲,爲國家民族立下了不可 磨滅的勳勞。但是我們作現代軍人的人,千萬不能自滿。我們應當反省。把人家的優點,一件一件用
迴光鏡反射到自己身上來。我們之所以能够支持過多少嚴重的難關,到現在看見了前途無限的光明, 固由於最高統帥部戰略的遠大,和全體將士作戰的忠勇,老實說,同時也是由於敵人的不行。現在若 干方面,敵人正向現代化軍隊的路上改進,我們能不更加積極的改進嗎? 現在竟有人以爲自美、日宣戰以後,我們得到許多盟國,祇要睡着就可以打勝仗的。這是夢話, 這是沒出息的話!在以前專制時代是人各爲其主,在現代國際局勢之下是人各爲其國。自己懶惰的躺 着,而有他人來爲我們趕走境內的敵人,世間決無此理。退一萬步來說,縱然世界有此奇蹟,這種勝 利也是不光榮的,這種勝果也是不能保持的。我們必須從現代戰爭所啓示的方面來改進,國家民族才 能有永久的獨立和自由。若是我們在戰時或戰後均妄自滿足,以爲我們用這樣凌亂的武器,這樣鬆懈 的組織與訓練,也可以抗戰五年多,何必他求,那國家民族眞要陷於萬刼不復之境了。 我熱烈的希望——不祇是希望,而且是禱告——我們英勇的武裝同志都能做現代軍人。從對於現 代戰爭的認識中,一致完成蔣委員長爲國家民族建軍的宏願。三十一年十一月十二日,重慶。 ——「黑雲暴雨到明霞」,重慶商務印書館出版,民國三十二年七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