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歐洲和平的生命有暫時延長的可能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不詳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評論
Key Words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阿爾巴尼亞; 滅亡; 歐洲和平; 墨索里尼; 英法; 義大利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1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474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477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歐洲和平的生命有暫時延長的可能 在二十四小時以內,阿爾巴尼亞壽終正寢了!
當阿爾巴尼亞滅亡的時候,許多報紙都惶惶然以爲歐洲大戰卽將爆發。但是我於正面之外,却看 到一個反面的效果。我不說歐洲大戰永遠不會爆發,我只說在阿爾巴尼亞滅亡後,歐洲和平的生命有 暫時延長的可能。 爲什麼呢?因爲這是墨索尼里下臺的問題。 你看:在一年之內,希特勒亡了兩個國家,拿到了許多膏腴而且工業化的土地,只有墨索尼里開 了許久大口,還是一點土地沒有拿到。這叫他如何能下臺呢? 墨索尼里對法國不願談什麼血統關係,對英國和其他國家,也不管什麼條約不條約;這是他張着 口說出來的話,這是他用拳頭捶着講臺說出來的話,但是他敢不敢碰一碰英國的海軍和法國的陸軍? 他要科西嘉、都尼斯、吉布底,法國是不能答應的。蘇彝士運河是英國的咽喉,縱然英國在股票 方面可以稍稍讓步,但是要統治蘇彝士運河,則無異制英國於死地,英國當然也是不肯的。墨索尼里想 做地中海的蛟龍,但事實上却變成了地中海的泥鰍。他不但心裏在着急,而且這面子將如何下得去? 所以他在三月二十六日演說的時候,對於地中海的解釋,就開了 一個後門;就是說他所謂地中海 ,是包括亞德里亞海在內。這正是他不得志於西,而想大有爲於東的一個表示。 英國看空了這種心理,而且想拆散德、義軸心,於是在阿爾巴尼亞戰爭發生前,就命英國駐羅馬 的代辦連訪義大利外交部齊亞諾三次;及至阿爾巴尼亞滅亡後,英國的外相又和義大利駐倫敦的代辦 晤談三次。這難道都是無意義的交際談話嗎?
果然阿爾巴尼亞滅亡後,義大利對於希臘的獨立,提供相當的保障。英、法海軍在地中海的游弋 ,是促成這種保障的一個原因,而外交內幕的活動,更是.促成這種保障的一大動力。希臘方面,墨索 尼里大約一時不過去了,現在第二步的焦點,是南斯拉夫。最近英、法提供保障的國家中,沒有南斯 拉夫,這也値得鄭重注意的一件事。 在英、法方面看來,只要不犠牲自己的殖民地和領土,則阿爾巴尼亞的滅亡,於英、法有什麼關 係?在軍事上,英、法是無從援助阿爾巴尼亞的。在外交上,則阿爾巴尼亞的滅亡,更可以使巴爾幹 和中歐的諸小國,認識義大利的無饜之求,進而倒過英、法方面去,則於英、法不但無害,而且有充 分的利益。若是因此而更增加美國對於集權國家的怨恨,使其更願盡力援助英、法,則對於英、法收 穫更大了。 至於義大利方面,能得到阿爾巴尼亞一塊領土,把手伸到亞德里亞海東岸去,也是不無小補的。 何況比土地問題更大的,是墨索尼里的面子問題。我們要知道,凡是狄克推多的權力,都是建築在威 望上面的。假使墨索尼里的威望一倒,豈不是他在義大利的權力便要根本動搖。 所以阿爾巴尼亞的滅亡這件事,照我看來,倒是歐洲目前危險局面一個轉變的機會。墨索尼里可 以下臺了,英、法自身可不受損失,只倒霉了 一個阿爾巴尼亞,有什麼要緊呢? 「得罷手時且罷手」,若是墨索尼里聰明的話,現在正是他罷手的時候。不然的話,掀起戰爭來 ,他也決無便宜。
歐洲的局面,因爲阿爾巴尼亞的滅亡,更明朗化了。明朗化是阻止戰爭發生的一個重大因素。 我不說因爲阿爾巴尼亞的滅亡,就可永遠阻止歐洲的戰爭,我只說因爲阿爾巴尼亞的滅亡,歐洲 和平的生命有暫時延長的可能。 按:原件未註日期,經査應在民國二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