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過於臺兒莊的勝利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不詳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評論
Key Words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勝利; 三路; 進攻; 湯恩伯; 張自忠; 孫連仲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1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473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474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過於臺兒莊的勝利 這次鄂北大別山和大洪山間的戰事,其戰果之大,影響之宏,據軍事專家觀察,且過於臺兒莊。 當五月初的時候,敵人在自詡反攻的姿態之下,以三路進攻桐柏山和大別山的地帶。他進兵的路 線:一路是由信陽取唐河新野;一路由襄花路取隨縣棗陽,而攻襄樊.,一路是順着漢水,想由鍾祥過
長壽店而取宜城。 這三路的進攻,本想把桐柏大洪山間我軍的一部分強大部隊包圍起來。最初唐河失守,但我軍雖 三得三失,卒奪囘唐河,把北路的交通要點把握住。在漢水流域,大洪山的西邊,我軍最初也略有退 却,但是不到宜城,就站住了。襄花公路隨棗兩縣,也確曾失守。當時敵人得意極了,四處妄肆宣傳 ,說是包圍了我軍在桐柏大洪兩山間的主力十幾師人。那知道寃家碰到仇人,湯恩伯的隊伍給了他一 個嚴重的打擊。張自忠的隊伍站住以後,也重新反攻。當兩方鏖戰最酣的時候,突然從旁邊殺出一員 大將,夾攻之下,把敵人殺得落花流水,這員大將便是孫連仲將軍。 這次的血戰,至少把敵藤田、藤江、荻洲各師圑和小島騎兵旅團等主力部隊,殺得支離破碎,棄 甲曳兵而走。據軍委會發表的報告,敵死亡達二萬餘人。死者與傷者如爲一與二之比,則死傷合計, 應爲五、六萬人。我們把新野、南陽、棗陽、隨縣都一齊克服。所以敵人自己也不得不公開承認敗退 了!這次敵人的敗退,一退便退了四、五百里的地帶,這不是比臺兒莊之役還要狼狽嗎? 這是一個極可紀念的戰爭! 按:原件未註日期,經査應在民國二十八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