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偉大同情的表現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43/7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評論
Key Words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同情; 救濟; 組織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1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469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470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偉大同情的表現 渝市的大火,是一個測驗,看出人們的同情心和應變的能力。 有不少人,自己受了傷還去救別人,有不少人不是一家一姓而抱在一起,親如骨肉。政府當局發 動了 一切救濟的力量,公私汽車、輪船都一律徵發了,作爲輸送難民之用。據最低的統計,三天之內 汽車輸送了四萬五千多人,船隻輸送了二十萬七千多人,軍隊也出動了,除了救火救人,還給老百姓 挑行李,抱孩子。沿街都見三民主義靑年團團員和中央黨部黨員在服務。我們的最高領袖,更不用說
,警報一解除,就立刻出來視察和慰問。蔣夫人坐在卡車上安置難童,奔走於沙磁區,也是値得贊佩 的事。 一般地說,同情心都得到最高的發揮。但是沒有發揮出來的有沒有呢?也有,原因是組織差。最 有組織,便最有力量。要同情心有最大的發揮,就得要以最好的組織爲條件,——這也是最可貴的血 的敎訓之一。二十八年五月二十一日,重慶。 ——「黑雲暴雨到明霞」,重慶商務印書館出版,民國三十二年七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