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顏李學説的光輝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39/3/20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評論
Key Words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顏習齋; 李恕谷; 實踐哲學; 四存學校; 存學; 張蔭悟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1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428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429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顏李學説的光輝 顏習齋、李恕谷是明末淸初北方倡實踐哲學的大師。他們這種從身體力行中實證哲學理想的主張 ,不料在最近抗日戰爭中發揚了最大的光輝! 我們在振作讀書人的士氣的時候,很興奮的讀到了中央社三月十三日下面這個記載。 「軍息:此次敵寇進犯冀南,我『四存學校』之員生,以文弱靑年,與敵作殊死戰,其事蹟 足以泣鬼神而喪敵膽,上月十五日午後二時,步騎砲聯合之敵僞約二、三百名,犯我『四存學
校』駐在地之衡水,趙家圈、大田圈、李家店一帶,該校員生卽以步槍與敵激戰,旋敵竄入村莊 ,該校員生卽在屋頂投擲手榴彈,當斃敵五、六十名,並擊燬汽車三輛,敵不支紛紛向村外潰退 ,該員生等下屋尾追,復發生激烈巷戰:是役,敵雖憑其優越武器,終被該生等慷慨勇敢之精神 所擊退。旋敵援繼至,並以猛烈砲火向我圍攻,激戰三、四小時,我以子彈吿罄,遂實行衝鋒, 該校學生大多係未成年靑年,致一部份年齡過小者,未能跟隨衝出,而我已衝出之員生,復往返 衝殺,至午夜十二時三十分,始全部突圍,各員生因氣血盛旺,往往徒手奪槍,且敵我衆寡懸殊 ,器械又利鈍有別,致傷亡頗重。是役計斃敵百餘名,燬敵汽車五輛,我受傷者爲該校敎職員王 維楨等五名,學生三十二名,陣亡敎職員二員,學生十一名。査七七事變後,全國學校之能如『 四存學校』之全體參加抗戰工作者,實不可多得,且其忠勇壯烈,堪爲全國學校之模範,現聞該 校師生,已由政府優予獎卹云。」 我們知道這個四存學校是張蔭梧先生爲實行顔、李之學而辦的。四存之要,端在「存學」。學而 至此,眞値得存! ——「新民族」第三卷第十六期,民國二十八年三月二十日出版。 按:本文曾輯「黑雲暴雨到明霞」,重慶商務印書館出版,民國三十二年七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