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英國的遠東政策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不詳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評論
Key Words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英國; 遠東政策; 英日同盟; 責任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1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355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357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英國的遠東政策 前天英下院討論遠東問題,議員有主張借款與中國以便向英購買火軍者,英財相西門氏答以「英
政府現正予以有利之考慮」。我們深感英國下院的好意,並甚望英政府考慮的結果是一個「諾」字。 英國的外交是最重實際的,也往往爲實際的煩惱所纏繞。大戰以後自羅加諾條約爲始,英國是一 貫同情德國並援助德國的,現在則爲德國所困擾。英國對於義大利的向外擴張是採取縱容態度的,現 在則使英國感到煩惱。我們不願對英國的歐洲外交輕下批評,但英國在歐洲方面的煩惱,則是事實。 說到英國的遠東外交,因爲實際上太看重了日本,結果使英國受到作繭自縛之苦。假使說日本是 遠東的老虎,英國給它裝了翅膀;假使說日本是遠東的豺狼,它一定對英反噬。近代日本的飛躍,主 要的是食英日同盟之賜。歷史家確言沒有一九〇二年的英日同盟,便不會有一九〇四年的日俄戰爭, 也不會有日本的強盛。英日的同盟關係存在了二十年,一直到一九二二年華盛頓會議時纔宣告取消。 假使說日本是世界的巨強,而這個巨強是經英國產婆之手出生的,且是吃英國奶媽之乳長大的。日本 得到這樣大的恩惠,它怎樣報答英國呢?請看近三十年來的歷史。 日俄戰爭一結束,日本便攫住「滿洲」,拒絕他國勢力的侵入。一九〇七年英國保齡公司( Pauling Co)投資包修新法鐵路(新民屯至法庫門),因日本的阻撓而作罷。一九〇九年保齡公司及 美國銀行團與中國東三省總督錫良簽定合同,投資包修錦愛鐵路(錦洮至愛琿),又以日本的反對而 失敗。及一九一四年歐戰爆發,在大戰期間,日本藉英日同盟的名義,趁火打刼,奪得靑島及德屬太 平洋羣島,並壓迫英國於一九一七年換文承認其領土權。英國當時因忙於大戰,忍痛承認,因而種下 凡爾塞會議破裂之根。這一點,雖在華盛頓會議中略爲糾正,然自此日本海軍逐年增高,西太平洋的
覇權確立,更不把英國放在心上。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爆發,狹義講是對華侵略,廣義是對列強宣 告打破均勢。李頓報告書被暴日一蹴,一九三四年的天羽聲明更公開宣布東亞門羅主義,根本推翻門 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李滋羅斯爵士東來,兩次赴日,均碰了荒木等狂徒的釘子。直至去年中日戰 事爆發以來,英國在華北一帶的利權全無保障,華中長江一帶的利益也半歸撕滅,。日本海閥亟圖南進 ,室伏高信一流的論客盛唱打倒大不列顚的論調,整個的日本充滿了反英空氣。現在日本海閥正實質 執行南進政策,炸廣州、佔南澳、侵潮汕、窺瓊島,將進而摧毀英國在華利益的最後根據地,宇垣却 穩坐東京與英國大使克萊琪爵士大談英日的傳統親善,這欺人的騙子! 遠東之有今日,英國要負很大的責任。英國以二十年的同盟關係把日本養大了,支持它打敗帝俄 ,鼓勵它發展野心,放任它爲禍東亞,到現在虎已生翼,癰已成患,英國的遠東政策若還是敷衍現狀 ,甚至以爲敷衍日本可以息事寧人,那結果必然是擴大遠東的戰禍,根本犧牲了英國在遠東的百年利 益及榮譽,同時並鼓勵了歐洲的野心家,則最後歐洲也必不免於戰禍! 我們萬分珍重英國朝野人士所給予我們的同情與援助,我們更萬分期待英國政治家認淸歷史的責 任,確定一個遠大而賢明的遠東政策! 按:原件未註日期,經査應在民國二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