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英國難道退出遠東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38/10/23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評論
Key Words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英國; 香港; 張伯倫; 畏懼戰爭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1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314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315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英國難道退出遠東 倭寇由大亞灣、大鵬灣一帶登陸,進擊惠陽,而以廣州爲目的地,無疑義的這不但是對於中國的 打擊,而且是向英國的進攻。 香港之所以能存在,不是因爲香港有充分的防禦力,乃是因爲在大陸上的國家,不會進攻香港。 若是廣州在日本統治之下,或是日本製造的傀儡統治之下,香港可以成爲死港,軍事上的威脅,不必 說了! 張伯倫不是在國會演說中提到過,若是英國的海上交通據點受威脅時,英國政府是不能忍受的。 香港不是英國的交通據點嗎?現在據點要成爲死點了!張伯倫首相的話要兌現嗎?還是放空砲呢? 日本早想進攻華南,所以躊躇滿志,遲遲未發者,正是因爲觀察英國態度的緣故。最近因爲捷克 問題,英國表現出畏懼戰爭的窮促態度;大英帝國的膽怯被日本看穿了,於是日本敢毅然出此。張伯 倫政策的失敗,不料,却也意料到的,從遠東表現出來!
若是英國政府不立刻有新的覺悟,新的處置,那大英帝國祇有退到新加坡以西! ——「新民族」第二卷第十五期,民國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三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