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張伯倫驚人的一幕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38/9/18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評論
Key Words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牽制蘇聯; 希特勒; 歐洲和戰; 英國; 張伯倫; 會談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1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76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78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張伯倫驚人的一幕 在此期間,法國埋頭苦幹,不在話下。蘇聯已與羅馬尼亞商定假道問題。沉默的意大利,僅發表 墨索里尼致英國任調解捷克問題的任錫曼爵士 一書,書中辭意雖然袒德,但以這種方式表示,却是很 和緩的。其意固爲希特勒壯聲勢,却也沒有外交上的義務。日本外務省發言人十四日表示:「日本已
準備依據防共協定之精神,與德、意聯合對共黨作戰。至於此次發生糾紛大半係由第三國際從中操縱 ,故其實任應由第三國際負之」。這眞是夢話!第三國際眞了不得,x 髴英、法與捷克政府都加入了 第三國際!癡人說夢的話不必深辯。他的意思不過是牽制蘇聯,爲希特勒的聲援。不過這種外務省發 言人的方式,也並沒有國際上條約性的責任。 至於歐洲和戰的關鍵,却在英國。 於是英相張伯倫於十五日突有飛往德國,在希特勒別墅貝茲加登與希氏面談之擧。 這件事是創見的。以七十高齡未坐過飛機出國的張伯倫,突然出此,無論其動機如何,結果如何 ,我們不能不承認他的勇氣,不能不承認這是挽囘歐洲戰局的一箇最後努力。 當一九一四年英國葛雷(Grey)外相游移的態度,事後大家責備他是「放野貓出布袋」的一箇很 大的原因。現在英國的外相,實際上由首相自兼,所以張伯倫此擧,爲領受以前敎訓的結果,亦未可 知。 這次會談的結果,尙未可知,而且一定很秘密,事後也難全部知道。可是捷克已經發生疑慮了, 希望張伯倫不要在此時犠牲這位弱小而忠實的朋友才是! 張伯倫此行將爲經天的太白呢?還是雨後的長虹呢?恐怕兩者都不是。張伯倫自己當然不希望此 行是戰前發現的經天太白,但是也決不是雨後長虹。因爲歐洲的大雨決沒有過去。至多不過在大雨以 前,減低一點氣壓,讓大家在悶結的時候鬆一 口氣,讓大雨遲下幾點鐘,讓戰事在英國擴軍計劃完成
以後! ——「新民族」第二卷第十期,民國二十七年九月十八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