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惡戰中之大江兩岸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38/9/11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評論
Key Words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陳誠; 白健生; 蔣先生; 保衛大武漢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1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72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73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惡戰中之大江兩岸 在這一星期之內,我們證實了兩個比較大規模的勝利。二十九日瑞陽公路磨山勝利之後,在同 一路線上,有三十一日大尖山的勝利。敵軍兩聯隊幾全部殲滅,死傷四千餘人,斃敵聯隊長一人,中 隊長數人,並獲步槍七百餘支,機關槍數十挺,及其他勝利品甚多。這路是陳誠將軍指揮的。這是第 一個勝利。 第二個勝利是江北我軍於八日克復廣濟,將城內之敵一千餘人,完全殲滅,獲大砲三十一門,槍 械子彈甚多。失了兩天多的廣濟,乃告克復。武穴田家鎭一帶的威脅,目前已吿解除。聽說這路是白 健生將軍指揮的。 當然坐鎭武漢,指揮全局的是委員長蔣先生。
這兩次勝利,無疑義的是保衞大武漢的兩個重要前衞戰。敵人的死傷,自九江到現在,慘重極了 。報載運到蕪湖、上海的尸灰及傷兵計一萬四千餘,不過這是可以知道,可以運出的數目,不能知道 與不能運出的數目當不祇此。看目前情形,敵人還非增兵不可。 馬廻嶺之失,是敵人施放大量毒氣的結果,非戰之罪。張發奎將軍的英勇堅決,一定能予敵人以 重大的打擊。霍山之失,似乎較易。據敵人宣傳,謂川軍未能與馮治安軍動作協調所致。這種宣傳, 自不可信。但是以後我軍對於動作協調方面,能够再行加強,自然對於作戰的效力甚好。 ——「新民族」第二卷第九期,民國二十七年九月十一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