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德國大失所望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38/8/28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評論
Key Words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辨別謠言; 判斷情報; 德國勸告; 風度; 相互的利用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1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65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66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德國大失所望 從辨別謠言,使我們聯想到判斷情報。 辨別謠言容易,判斷情報困難。當然作情報的時候,先要撇開謠言的成分,同時更要進一步追問
這情報的來源,和分析那告訴我們這件情報的人的態度,觀察其是否有作用。並須仔細觀察各方面的 態度,以及該事件繼續發展的情形。 比方說前兩期我們說張高峯事日本所以軟化,是德國勸吿的結果,這是確有根據的話。但是繼續 的情報,證明這話的不確。仔細的分析是,傳這情報的國家,自己有諉謝責任的嫌疑。 時候過去一點,眞相明白一點,我們現在知道眞正的情形是德國勸日本幹,日本自己不肯幹。法 國勸蘇聯不幹,蘇聯自己也不願幹。結果是德國大失所望。 這消息是更近事實了。若是日蘇幹起來了,這時候德國的大操,不是更有意義,更容易要價嗎? 法國近來的怯弱,是超過謹愼的限度了!許許多多事情,我們不必多說。我們認爲這些行動,有 失大國風度,更有失擁護正義和平的民治國家的風度。希望法國有從速改道的一天。 從德國勸日本幹,日本自己不肯幹這件事,我們又聯想到國際間現在只有相互的利用,並無主義 的陣線。 ——「新民族」第二卷第七期,民國二十七年八月二十八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