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敵人戰略的改變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38/8/7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評論
Key Words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戰略; 改變; 保持; 主力; 教訓; 長期抗戰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1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48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49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敵人戰略的改變
自從日、蘇衝突發生以來,敵軍在我國的作戰計畫,有顯著的改變。 以前他總是迂迥,總是避重就輕,避難就易,以減輕他自己的損失。現在他顧不得這多了,改用 硬攻硬撞的辦法,任何犠牲,亦所不計。他因爲要對付蘇聯,所以現在對我作戰計畫,是加緊攻勢, 務求速戰速決! 這是敵人情急的表示,從長期抗戰的軍事眼光來看,我們千萬要小心。我們當然要予敵人以相當 的打擊,爭到一個地方,必定要他付相當的代價。但是我們整個的戰略,也應當從新考慮。我們必定 從長期上打算,因爲從唯實 軍事的眼光看來,中日之戰,斷不是現在一仗可以決勝負的。從國際的眼 光來看,現在已到瞬息萬變的時候,我們必須保持一個主力,在國際形勢最有利的時候來使用。當上 次歐洲大戰的時候,比利時的里季要塞雖然失陷,比京不魯塞爾雖然放棄,但是比軍主力,仍然保持 着,迫守葉塞爾河及葉普瑞斯沿海要隘,甚至於不惜犧牲,自己決河堤以阻德軍前進,結果這六個師 團牽掣了德國一部分大兵,保持了英吉利海峽的交通,得到了英、法的增援,造成了戰史上「第一葉 普瑞斯」(First Ypres)與「第二葉普端斯」(Second Ypres)雨次著名的大戰,爲協約國最後勝利 的重要因素。比王亞爾伯第一次在歐戰軍事上的大貢獻在此。比國戰後得各方推重,能够復興,也在 乎此。這個軍事上戰略的敎訓,是每個軍事家不能忘記的! 敵人要速戰速決,我們應該要不讓他「速」;敵人心急,我們要保持「你急我不急」的態度,才 是長期抗戰的戰略! ——「新民族」第二卷第四期,民國二十七年八月七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