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這才叫做「共存」呢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38/5/28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評論
Key Words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國際友人; 南京國際救濟會; 調査; 經費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1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04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07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這才叫做「共存」呢 首都淪陷後,我們還有二十五萬同胞,落在敵人的手中,毫無抵抗地任敵人虐待,蹂躙,姦汚, 殘殺。 萬分感謝我們民族的國際友人——三位英國人、三位德國人、一位丹麥人,最多的是美國人——
他們大都是醫生,敎授或傳敎師,本着人類的同情心,不避任何艱險,不聽政府勸告,毅然決然的留 在血花與火光籠罩着的,人間地獄的南京;拿正義與人道,和兇暴的蠻性奮鬥,來保衞我們這已成砧 上肉、釜中魚的二十五萬同胞。 他們組織了 一個南京國際救濟會,劃出了 一個難民區,把他們所有的公私財產,全部開放,收容 我們的同胞;他們想盡方法,籌款聚糧,使我們的同胞免於飢寒;他們更用盡了全副的精力,在野蠻 的侵略者的槍口與刀尖威脅之下,和他們相週旋,來救護我們的同胞,不使受敵人的殘害和侮辱。雖 然因爲人數太少,照顧難週,敵人終究還造下了無數的罪惡(詳見本刊第二期的南京通訊),但是假 使沒有這班熱心的國際友人的保護,我們的二十五萬同胞,恐怕早已「靡有孑遺」了。 最近接到關於該會的消息,他們的工作從去年十一月開始,到現在已經六個月了。工作的性質, 大致可分做四類: 一、收容:他們最多的時候,總共收容了七萬七千人,供給他們的住食。自二月份起,人數才漸 漸的減少,但現在還有二萬五千人,大部是孤兒寡婦,以及一般無依無靠的婦孺; 二、賑濟:從三月份起,他們開始發放現金賑款,資助許多難民囘鄕或獨立營生,特別獎勵人賑 運米糧,藉以暫時救濟城裏的米荒; 三、工賑:他們正計劃各種小規模工賑,例如各種衞生工作,食物製造,以及縫紉埋葬等項; 四、醫療:他們和鼓樓醫院及紅十字會合作,辦理難民醫療。他們現在正廣種牛痘。對於小孩子
們,他們除特別供給米飯外,並且有時還加一些魚肝油和牛奶呢。 此外,他們更着手做一種調查工作,以爲今後辦理救濟的張本。他們調查範圍: 一、淪陷後尙有人住的房屋,每五十家中,選一家調査其人的狀況; 二、調査南京全部建築物的損毀槪況; 三、被損毀建築,每十座中,擇一座詳查其損失情形; 四、調査寧屬六縣農事損失及耕具損毀的情形。 以上各種調査,不久卽可整理完竣。現在已經知道的,大致爲(一)城內建築物,百分之三十一被敵 焚燬;單就商店而論,百分率還要大些;(二)直接遭敵兵毀壞或搶刦的損失,約値一萬萬元.,(三)各縣沿 大路的田地,全部被毀;因爲種子、牲畜、人工及農具的缺乏,到現在種稻揷秧的田畝,僅及平時的 百分之十;(四)屬各縣農村的牲畜及農具之毀損極爲嚴重。 救濟會的經費,據現在緊縮的情形,至多只能維持到了 一個月。「以後怎麼辦呢」?這是這班熱 心的國際友人,在那報告的最後,發出來的問題。 是的,「以後怎麼辦呢」?人家替我們的同胞,在出生入死的情形之下,已經服務六個多月了。 我們安居後方的人們,至少應該替人家把「以後怎麼辦」的問題,負責解決的罷!我們祇要把「不當 用」、「不必用」的錢,節省下來,交給人家代我們服務,就會解決這個問題,就會救活二十五萬同 胞,請問我們究竟應該怎樣辦?
最後,我要正吿日本的軍閥們;像這班熱心國際友人們對待我們的行爲,這才叫做「共存」呢! 中華民族,永遠忘不了他們的這種熱情;中華民族,也永遠忘不了你們的那種殘暴! ——「新民族」第一卷第十四期,民國二十七年五月二十八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