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隴海戰局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38/5/28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評論
Key Words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徐州; 放棄; 地形不利; 主力的保持; 隴海路的大戰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1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02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02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隴海戰局 此次徐州是有計劃放棄的。大家要認識這是「退」,不是「潰」。退出的時候,我軍損失甚少。 據東京廣播宣傳,我軍死傷不過三千;敵人的廣播總是誇大其詞的,所以不及三千之數可知。 徐州放棄的主要的原因,是地形不利。是因爲敵人可以從津浦南北段運兵,再加上離海太近,敵 人還可以從海道運兵,我軍則祇可由隴海一線運兵,在四面包圍之中,已成絕地,所以我們退却,在 戰略上是當然的。何況魯南優越的山地要隘,早在敵人手中呢? 軍事的看法,不在一個城池的得失,而在主力的保持。主力保留着,不特敵人隨時有顧慮,而且 敵人一旦潰敗,我們更可長驅而進。 徐州守了五個多月,時間已出預計之外。我們對敵作消耗戰的目的,早已達到了。總計在台兒莊 戰役以後,敵人在徐州附近的死傷已在三萬以上。再加上蘭封一帶土肥原師團至五月二十六日止,已 死傷至六、七千人。合計起來,爲數之大,可想而知。土肥原這次也和台兒莊的磯谷、坂垣一樣,該 受訓了。 隴海路的大戰,已經開始,我們很有再打殲滅的可能。我們對於最高統帥的冒暑專征和前方將士 的浴血殲敵、都致最崇高的敬仰。 ——「新民族」第一卷第十四期,民國二十七年五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