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微妙的英國外交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38/5/2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評論
Key Words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英意妥協; 英國外交; 軍事合作; 擴充軍隊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1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80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81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微妙的英國外交 英國張伯倫外交無論是合於正義與不合於正義,却打開了歐洲兩年來的國際僵局。 英、意的妥協成立了,這妥協有相當的長久性,因爲德國倂呑了奥國,與意大利邊境接近,意大 利難免不受威脅,這從德國倂奧後墨梭尼里的演說中看得出來。所以英國急忙抓住這個機會。還有一 層就是意大利的要價小,英國付得起,而且有些地方不要自己付.,德國的要價大,不免要牽涉英國的 老本,所以英國先從意大利着手,以拆散德意的軸心,再和德國說話。
英、意妥協成立之後,英國雖與德國虛與委迤,却還不就和德國說話;他立刻和法國加強軍事合 作。兩方參謀部的人終日會商共同作戰計劃,外交人員也相互報聘,還有英王聘法的布置。這當然不 是個人去玩兒,其中是有作用的。同時也是給點顔色給德國看。 更不祇此,英國自己還積極擴充軍隊,下年度的預算竟超過十萬萬磅,爲空前的大預算。這就是 吿訴德國和世界任何侵略國家聽:「我的實力如此,我的毛羽就豐滿了,你敢不敢惹我!」 像這樣的布局,德國是不能不就範的,至少也不敢和以前那樣瞎要價錢。同時日本也有所顧忌, 因爲歐洲和緩了,英國自有力量可以問問遠東的事。 當然希特勒還要掙扎一下,再努力拉一把意大利,因此他有報聘羅馬的準備。羅馬一定給他盛大 的歡迎,但是各人的內心裏面,已經今非昔比了。 英國的外交不能不說是老謀深算,見機而作。歐洲的局面,暫時是可以安定了。 ——「新民族」第一卷第十期,民國二十七年五月二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