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魯南大勝的由來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38/4/10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評論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1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66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68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魯南大勝的由來 全國同胞的熱血,都隨着魯南軍事勝利的消息而沸騰,這次的戰爭,太光榮了。不特使全國興奮
,而且轉移了世界的目光,使列強對於中國的國力軍力,從新予以估價。魯南方面,苦戰已兩星期, 殲滅的敵人,每日數千,約計已在兩萬以上。現在被圍的敵軍,尙有十餘聯隊,每聯隊約三千人,共 計還有三萬餘人。他們的援軍,北路火車線已不能通,祇靠魯東的一條路線,尙常時被我們襲擊,大 約增加了 一師團,這些援軍都是從朝鮮的駐兵裏調來的,足見敵人在華北的兵力已不够分配。這幾天 大家心裏都興奮得着急,以爲被包圍的敵人,爲什麼還不曾被消滅呢?不知希望是容易,實際肉搏是 困難。解決三、四萬人不是一件簡單輕易的事。困獸猶鬥,何況是背水陣的軍隊。我們不要徒興奮, 我們還要想想這次勝利的來源:第一、是委員長蔣先生三個月勞苦整軍的結果。在南京失陷以後,全 國軍心民心,均極惶惑,以爲不可支持,蔣先生咬緊牙根,埋頭苦幹三個月,不但使全國將士恢復自 信心,而且重新組織成一個偉大的新軍力;第1 一、是指揮有方。這次戰事,是蔣先生親自赴徐州前線 去布置的,以蔣先生軍事的天才,再加上李宗仁司令長官的沉毅和白崇禧總參謀長的機智來輔助他和 執行他的命令,自然更相得益彰;第三、是各級將領嚴格執行命令,不避難,不敷衍,所以一切均能 照預定計劃進行。至於全體將士的忠勇,更不必說了。打仗選擇陣地,是極重要的事,臺兒莊一帶幾 年來常爲我陸軍大學野戰的演習地,我們的用心,也就可想;河北和山東的東北失陷得那樣快,正是 因爲宋哲元、韓復榘的違背中央指示,不肯設防。留心陣地一層,更不必說了。所以敵軍一來,千里 空虛,如入無人之境,這是國家不統一的一段傷心慘事。我們應當領略這種敎訓,我們對於蔣先生、 李司令長官、白總參謀長和全體浴血抗戰英勇犧牲的將士,致無上的民族革命敬禮!並祝我們第一個
坦能堡會戰的完全成功! ——「新民族」第一卷第七期,民國二十七年四月十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