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張伯倫開口了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38/4/2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評論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1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61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62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張伯倫開口了 英國國會中幾次外交的質問,首相張伯倫拒不答覆,反對席上「答覆」「答覆」的呼聲,終不能 敎這位遲疑的首相啓齒。 現在張伯倫的外交演說發表了。千言萬語,主要的意思不外:(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二) 對於本國被侵犯的範圍,以領土及交通線與交通據點爲限(這當然包括地中海、印度洋、太平洋以及 香港);(三)對於歐洲與國條約上的積極義務,以法、比兩國被侵犯爲阪,捷克等國受軍事攻擊是
不在內的;(四)積極擴軍,先充實自己實力再說。 關於第一、第二兩點是英國保守的政策,或者也是安慰自治領土的表示。英國要保持海王的地位 ,交通線與交通據點,是她生死的關頭。關於第三點是沒有危險的,因爲希特勒的政策是向東南發展 ,他連奪囘亞爾薙斯、羅崙二地的存心現在都沒有,因爲他以前間接表示過,爲爭此小小兩地,與法 國兵連禍結,是不合算的;在東南兩方面,德國兼弱攻昧,有的是發展的地方。關於第四點是英國感 覺自己的實力不够,現在多說話沒有用處,等牙齒脚爪磨快了再說。 這篇演說對於世界大局,並沒有確定的、堅決的主張,把英國陷入某種強固的諾言範圍,比羅斯 福芝加哥演說,精神和氣魄上,都差多了。 英國正與意大利談判的時候,對意大利不願有明顯的涉及,是可想而見的;但是對於遠東的戰局 ,一語不提,是怎樣一囘事?這一點不但使我們最失望,而且使我們感覺到懷疑與不安。英國還想留 一餘地,準備在遠東利益上調和嗎? 正吿英國,若是讓日本在中國長此猖狂,這是不可能的?假定日本在漳州登陸,由福建進兵横截 粤漢路奪取廣州的陰謀實現,或是由平漢路奪取武漢,進襲廣州的狂夢實現,英國交通據點的香港能 够安穩嗎?這點危險,英國應該早早打算! ——「新民族」第一卷第六期,民國二十七年四月二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