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民族的正氣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38/03/05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評論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1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46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47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民族的正氣 近代中國最偉大的詩人陳散原(三立)先生殉國了。他的中國舊詩壇的偉大地位,是公認的,他 恐怕是舊詩壇最後一個重鎭。他是闊公子出身。他少年時代幫助他父親湖南巡撫陳寶箴努力維新事業 ,做戊戌政變的先驅。湖南維新的精神,是他和一班朋友開創的。結果弄到他父親罷官,幾乎遭不測 之禍。他自己也退職家居。辛亥革命以後,他髣髴是一個遺老,但是他並不爲滿淸而死,因爲他知道 爲滿淸是不値得死的。三、四年前他就養北平。這次北平淪陷以後,他因爲是八十六歳的老人,身體 多病,不便移居,所以隱沒在一個小胡同裏。不料慘酷無心肝的日本人,還想假借他的名義,派人和 他接洽,他叫老僕連打帶駡把那個人趕出去了。第二天,日本兵就到他門口站崗,說是來「保護」他 的。於是這位八十六歲老詩人五天不吃五夜不睡,絕粒而死!這是何等的英烈!這種「不爲不義屈」 的精神,是我們民族的正氣!這種「從容就義」的精神,比「慷慨赴難」的行爲,有過之無不及!他 這一死,應當感動全國的靑年、壯年和老年!他這一死,尤其應當感動全國的知識界!他死了,國家
喪失一個瓌寶!政府不表彰這種人還表彰誰? ——「新民族」第一卷第二期,民國二十七年三月五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