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西方文化精義的形成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不詳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評論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1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18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20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西方文化精義的形成(The Making of the Western Mind.) 著者:史達威(F. M. stawell) 馬爾文(F. S. Marvin) (一九二四年二版,英國Methuen and Co.發行,三五三頁。) 西洋的「文化」(Culture),當然有許多有學問的著作,在那裏傳述記載,莊嚴的給我們可靠的 知識。但是高文典册,往往可以使人增加知識,而不可以使人增加領會。能根據可靠的知識,將西洋 文化的精采處,寫作一幅一幅的小幀,而且集合起來,可以造成一卷連續的畫圖,使人領會,使人欣 賞而不厭倦的,這是一種歷史而兼藝術家的工作,雖然嚴正的歷史家以爲他們不肯做,恐怕要做也不 容易罷! Stawell和Marvin合著的"The Making of the Western Mind."可以說是能引人到領會欣賞西 洋文化境界的著作。名爲是兩個人合著的,其實Marvin祇寫了三章。就是第二十九章近代科學的覺 醒,第三十二章數學的勝利和第四十三章十九世紀與近代發展。所以實際上祇可說是Stawell 一個人 寫的。F. Melian Stawell是一位女著作家,曾任劍橋大學Newnham College的講師。她的希臘
學問和德國文學的造詣都很深,不特可以從本書裏看出來,而且她著的"Homer and the Iliad"和最 近與 G. Lowes Dickinson 合著的 "GOethe and Faust: an Interpretation"( 一九二八年出版),都 是很有精采的著作,——尤其是第二種裏面多少段"Faust"的新譯,可以說是獨出心裁的傑構。 這本書大體分的上古、中古、文藝復興和近代四部分,每部分分爲若干章。每章的標題和他所討 論的內容,都常常不落窠臼。第一部分講Hellenism的一章是很神化的,看了使人想起Dickinson 的"The Greek View of Life"——恐怕也祇有Dickinson能有這優美的文字;第二部分講到當時新 的建築,意大利的新生活狀態,和中世紀的哲學態度。 但丁 (Dante)也佔單獨的一章。意大利城市與意大利美術一章,寫的極能入勝。第三部分不將宗 敎改革與文藝復興並列,而單標文藝復興,可以看得出著者的傾向——當然宗敎改革也必須佔裏面的 一章。講到文藝復興的美術,則以極刻畫體貼的文字,表現Leonardo da Vinci和Michael Angele 一般人的藝術思想和精神。英法的文藝復興都有專章。如法國的Rabelais和Montaigne都是特別提 出來的。硏究西洋文化的人,當然知道這類名字的聯想。第四部分——講近代的部分——以數學的勝 利一章開始,是很得當的。講近代哲學的興起,標出Descartes, Spinoza和Leibnitz來;謂德國哲 學集中於康德和黑格爾的思想。伏爾特、盧騷、哥德都獨佔一章,由於他們代表各時代的精神和在各 時代的特殊地位。論德國的音樂一章,從Bach, Mozart, Beethoven講到Wagner和Stauss.。其中 論Bach 一斷文章之妙,簡直把人從文學引到音樂的境地。
書中揷入西洋美術建築的圖片十二幅,選擇極爲精當。最後附各時代重要人物和重要運動的大事 年表,也不是因襲他人的,値得參看。 像這種的著作不能說是思想史,也不能名之爲文化史。乃是對於西洋整個文化(Culture),順 着他的各時代,各方面,用簡寫(Sketch)的藝術,表現出深刻的領會(appreciation)來。可惜 "Culture"這個字的含義,不是「文化」這個名詞可以盡情表現的。要體會西洋「文化」優美崇高的 部分,要借西洋文化來提高中國社會人生的「風味」(Taste),這是很値得讀的一本書,這不是讀了 一遍就捨得丢下的書。志希。民國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國立武漢大學「文哲」季刊第一卷第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