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新潮」評壇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19/01/01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評論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1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4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5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新潮」評壇 本誌特別設了評壇一類,專門批評社會上的情形,同學術界的事理,有幾位說:你們都是學生。 「入世未深」,如何可以批評社會的現象呢?況且你們在求學的時代,自己的學問還沒有求够,如何 可以批評學理呢?記者說:對對!我們所以設評壇的道理,正是爲了你所說的緣故!因爲我們「入 世未深」,所以還有幾分沒有與社會同化。而且不知世路艱險,所以還敢放大膽子,以第三者的眼光 ,說幾句「局外話」、「世網」如何也都不管,說得不錯,就望社會加以採擇,說錯了就望社會賜以 匡正;古人說:「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又說「惟善人能受人盡言」。現在記者僅自附於「愚者」
之列,但是想社會上的人都還是「善人」呢!至於我們在求學時代不配批評學理,我們也是承認的。 但是近來中國學問界異常寂寞,對於世界上的新學理,幾乎一無知聞,就是對於一切不合眞理,早經 世界上大學問家駁倒了的學說,還是「奉如瓌寶」、「視若家珍」,你說可憐不可憐呢?現在名流學 者,都無暇及此:他們祇是做他們的名流學者去了! 一般新聞記者的眼光,也永不曾射到這個問題上 去。所以我們這班學生,見了不忍,故且把天天所學的,提出來同大家討論。我們的苦心,是要求諸 位見諒!諸位難道不知道眞理是愈硏究而愈明,學問是愈討論而愈精的嗎?以後若是名流學者同社會 上一切人物,都肯見敎,來批評我的批評,那是記者等不勝歡迎的。現在就放肆了!記者,志希。 ——「新潮」第一卷第一號,民國八年一月一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