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吳延環著「地下漫憶」序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64/12/31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序跋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0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405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406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吳延環著「地下漫憶」序 「地下漫憶」為一編動魄驚心,卻是很有風趣的紀錄,祇有當國難嚴重的時期,人生才受著這種 考驗;也祇有經得起這種考驗的人生,才能寫成這種有風趣的紀錄。 延環在青年時期便有燕趙慷慨悲歌的氣慨。我記得當「九一八」事變突起的惡耗傳到南京中央政 治學校大學部時,許多同學哭到我辦公室來,要求編入部隊,長征關外,他便是最激昂的一個。而後 來在抗戰期間,冒險犯難,身入虎穴的,他更是最有貢獻的一個。 自古道:「慷慨成仁易,從容就義難。」他以慷慨成仁的精神,而不踏進從容就義的絕路,這就 要靠他的謀略和機智。當然他天賦的體力,也是一套極有補助的資產,所以他能以行腳僧的姿態,在 太行山裏辦訓練;也能在河北省一百三十二縣中走過六十八縣。凡是交通工具,如搖船、騎馬、騎自 行車,件件都聽使用。他更能在敵後辦一種刊物名「敵後雙週」,時間長到三年以上,凡七十二期。 以上這些工作要靠機智和體力才能做成,是不錯的,但是機智和體力如何可以相輔相成?著者自 謂:「把避地當作雲遊,從雲遊達成任務」;又自謂:「寓工作於遊樂之中,化緊張於輕鬆之內。」 是深得此中三味之談。但必須行之者對民族大義有深刻的認識和體驗,才能「心安理得」「好整以暇
」。質之延環,想不河漢斯言。 我願望延環補充的是:當年華北地區許多忠義壯烈的人們留下的慷慨成仁和從容就義的事蹟和名 單,應該從速搜集和紀錄起來,付諸史冊;即受難而未成仁者亦當訪求其事蹟。一併加以表彰。這才 可以完後死者的責任,存天地間的正氣!中華民國五十三年除夕於臺北。羅家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