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革命文獻」第三十三輯前言 日本侵華有關史料——九一八事變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64/9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序跋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0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401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403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革命文獻」第三十三輯前言(日本侵華有關史料——九一八事變) 本輯及以下若干輯,仍係追溯中日大戰以前從醞釀以至構成九一八事變之史料與史實。因自十九 世紀末葉之中日戰役,及二十世紀開始之日俄戰役,日本均獲得勝利以來,不特養成了日本軍閥與政 要的驕橫,而且促成了他們鯨吞蠶蝕,巧取豪奪的藍圖。最初則滅朝鮮,割旅順、大連,造南滿鐵路 ,以為北禦俄、南侵華的據點與交通幹線。又以我東北邊區雖為糧食礦產富庶之地,但非島國人民生 活所習慣,於是乃用梯形的推進政策,逼迫韓人為其耕殖的前鋒,以便日軍日民正對我東北地區的前 進。明夫此,乃可了解日本強迫我方「租地」的背景,並非為韓農求生活,乃係以武裝推進其侵華必 先佔據滿州之國策也!關於日本不斷製造武裝攘地而強名之曰「商租權」問題,我方本當「一葉知秋
」,處處防備,乃地方政府怕事,而處處敷衍;中央則更置若罔聞。「履霜堅氷至」,遂至積漸而不 可收拾。於日俄戰爭帝俄戰敗後,俄國勢力範圍向西北逐漸退縮,日本愈無所顧忌矣!今於本輯提出 「萬寶山事件」為九一八事件的前奏,固因其為當時一件的重要交涉,但也是日本方面有意擴大,藉 故生風的典型。當年日本軍方對我中央與地方政府的交涉,隨時隨地,均可因其時勢的要求而故作重 輕,頗有「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之妙用。舉一可以反三,在彼正不必以是非曲直為衡定 也。 當年日本軍閥欲以武力征服中國乃至亞洲,固屬驕妄,以致掀起逆時代的潮流,幾至亡國。但我 國朝野對於鄰邦之研究,漠不關心,以致疏於知己知彼,亦屬最大的缺陷。戴季陶先生在所著「日本 論」中曾有一段足資警惕的言論曰:「你們試跑到日本書坊店裏去看,日本所做關於中國的書籍有多 少?哲學、文學、藝術、政治、經濟、社會、地理、歷史各種方面,分門別類的,有幾千種,每一個 月雜誌上所登載講『中國問題』的文章,有幾百篇。參謀部、陸軍省、海軍軍令部、海軍省、農商務 省、外務省、各團體、各公司,派來中國長住調查或是旅行視察的人員,每年有幾千個。單是近年出 版的叢書,每冊在五百頁以上,每部在十冊以上的,總有好幾種,一千頁以上的大著,也有百餘卷。 『中國』這個題目,日本人也不曉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幾千百次,裝在試驗管裏化驗了幾千百次 。我們中國人卻只是一味的排斥反對,再不肯作研究工夫,幾乎連日本字都不願意看,日本話都不願 意聽,日本人都不願意見,這真叫做『思想上閉關自守』、『知識上的義和團』了。」至今思之,仍
堪深省! 本輯以及前後各輯,欲為學人備研究工作之參考起見,故特約日文專門人才,將美國所藏之日本 軍部及外務省之原始檔案影片,擇要翻譯,以資佐證。「知己知彼」在昔已為兵家所需之最重要條件 。雖事過而境未全遷,然其功用則仍長存史冊也。編者。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印,民國五十三年九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