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革命文獻」第三十二輯前言 日本侵華有關史料——東北問題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64/1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序跋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0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397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400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革命文獻」第三十二輯前言(日本侵華有關史料——東北問題) 十九世紀末葉的中日戰爭(一八九四——五)清廷失敗,致朝鮮淪於日本掌握;至二十世紀初年 日俄戰爭(一九○四——五)帝俄失敗,我東三省之大部份轉淪胥為日本勢力範圍,而以南滿鐵路與 旅順、大連兩重要海港為其輸血線與吸血管,其他凡可以武力、經濟與交通線伸入之地,亦無不盡量 深入。用軍隊掩護「拓殖」,中國人民誰敢攖其凶鋒。故在樸資茅斯(Portsmouth)所訂之日俄和約 (一九○五年九月二十五日訂),與「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正約及附約」(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對於我國領土主權之擅行予奪,關係尤大,因此日本得以繼承南滿鐵路及旅順、大連之租約權,以及 其他俄國在南滿一切所有之權益。但我國之損失尚不祇此。繼以上諸約之後,清廷再被迫簽定「中日 關於東三省交涉五案條款」凡五款(一九○九年九月四日),「中日圖門及中韓界務條款」凡七款( 年月同上),以及中日間關於南滿州及內蒙古條約九條(一九一五年五月二十五日)。此皆日本侵入 我東北之關東軍與東京陸軍省及外務省之傑作,完成其所謂「滿蒙特殊化」之地位。使我國在當地之
政府與人民,均在此網羅密佈之下。動輒得咎,無所逃於天地之間! 在國民政府定都南京以後,愈受日本軍方之側目而視。國民革命軍北伐到濟南時,即受日本「皇 軍」在膠濟鐵路線以及黃河沿岸的強烈炮火之攻擊。並盡力煽動北方少數軍閥之舊式部隊叛變。可是 此時中國之民族精神,已非昔比。日本軍閥所暴露的猙獰面目,亦為全國乃至世界人士所看穿,至於 如何發展到中國全面抗戰時期,以後自有文獻來當紀錄。 在此抗戰高潮將起之時,有一件重要公案,未容忽視者,即係「田中奏摺」問題。此項文件,是 真是偽,海內外尚多爭論。但從各方面詳細研究的結果,則此一重要侵略文獻,無論其出自誰氏手筆 ,或僅由誰氏署名上奏乃至於從不曾上奏,而逕由軍部首腦部門竟自執行,揮軍長驅直入,猛撲我東 北、華北、西北、西南與海疆各地,闖此東亞以及世界未有之奇禍,世人於今業已清晰認識,此正其 原本之藍圖。中國固遭巨創深痛,以至瘡痍滿目;然日本亦險墮亡國之深淵矣!此一「田中奏摺」之 考證,各參戰國家均曾溯本窮源,悉心研究;尤其是在聯軍進入日本東京以後,麥克阿瑟元帥以「迅 雷不及掩耳」之手段,正如蕭何封存關中圖書之故實,先取日本軍部與外務省文檔,加以封存,攝成 顯影片,現已公開任人研究。又日本於戰敗之後,亦不少當事軍政人員,發表當年釀成大戰因果之文 獻,曾不少加隱晦。此皆為研究前項問題之寶藏。據現在中外史家探討所得之結論,就「田中奏摺」 而言,並未發現此為田中上奏之原本,乃至認為田中並未以此摺上奏。此項文件,乃為一九二七年六 月二十七日至七月七日日本軍方召開之東方會議及其以後續開之三次會議所決定之侵略藍圖。會議舉
行正當田中內閣時代,實際操縱主持者乃由與軍人勾結之森恪外務省次官。此續開之三次會議,一次 在我國之奉天舉行,時為當年八月十三日,故稱奉天會議;二次在大連舉行,時為八月十四日,亦稱 大連會議:第三次在旅順舉行,時為八月十五日,亦以地名稱旅順會議。此最後之三次會議當係於正 會之後,重行就地踏看與印證之工作。重光葵所著之「日本及其命運」(“Japan and her Destiny”, p. 46)一書有一段話說:「田中奏摺雖無此物,而其後日本對華措施,則節節相合,不易辯護」, 實為外交官饒有涵蓄之詞令。 尚有日本山浦貫一所著「森恪」傳記第四九四頁中有此一段松岡(俊三)在橫田(干之助)住宅 於橫田死後,偕森與春日會晤田中的紀載: 「橫田死的那一天,在橫田宅會面的森與春日兩人由我陪伴會晤田中。那時我們三人對田中 大將發誓說:橫田死後由我們這三個不肖之人來代替橫田,支持閣下;並且還在田中面前,我們 三人交換杯子,喝下誓約的酒。在席上森與春日才一提到今後請您聽我們所說的一切。田中立即 回答說:「好吧」!森對我氣焰萬丈地說:『你與田中是主從關係,但我可不同。我對田中可不 能唯命是從。我要把我的命令說給田中聽!』如此這般抬出田中來的初步準備一經完成之後,三 個人就商議妥「叫小泉策太郎替代橫田,站在表面好了!」馬上出發到小泉那裏。小泉高興非常 。小泉在橫田在世時,在所謂的「熱海會議」中就曾經由橫田透露過此一計劃,所以大有「等待 已久」的表情。協商中於談妥,其後就聚集在南部坂的小泉宅中,籌擬抬出田中的作戰計劃。同
時絞腦汁在如何打倒加藤內閣的方策謀略上,再經過西原(龜三)之手已經使岡崎根據動搖;機 緣終於成熟。於是小泉對高橋(是清)愈故意挑剔為難,使其辭去總裁職位,田中終於走出來坐 上政友會總裁的椅子。」 從此一部「森恪」傳記中揭開日本軍閥與浪人的一元文化,及其跋扈專橫,即田中義一做總理也不 得不低頭下屬,唯命是從。這還有什麼國家的綱紀!這種榜樣,又安得不傳播到所謂關東軍手裏!「 履霜堅氷至」,由來久矣!編者。 附註:森恪於其死後三年,即昭和十年(民國二十四年),曾獲日政府敘勳二等,授旭日重光章 ,以酬其在昭和六年及七年事變(即九一八事變及淞滬事變)之功,此中蛛絲馬跡,更呼 之欲出。 又本輯所引用之日本東方會議紀錄,係根據我國史館所藏日本外務省及軍部檔案所製顯影 片,並由張則貴協修譯成中文,凡三萬於字。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印,民國五十三年六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