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趙世洵著「有關中印邊界與西藏問題之重要外交記錄」引言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62/12/23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序跋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0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377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380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趙世洵著「有關中印邊界與西藏問題之重要外交紀錄」引言 世間真有有心人!我讀完趙世洵先生這篇「有關中印邊界與西藏問題之重要外交紀錄」長文,不 禁發出這種讚嘆。這是當前一篇很值得一讀的重要文章。我說這句話並不是因為這篇文章裏面,有涉 及到我的記錄。 我與趙先生可以說是素昧平生。他是在南洋從事新聞事業的人,而且當年在大陸上是一位有地位 的記者,他忽然為了中印邊境上的戰火,寫了一封信給我,信裏附了這篇長文,問我有否補充意見。 他自我介紹說:「勝利不久,我曾在南京聽您講徐家滙復旦公學的故事。我是您的晚輩。後來李登輝 校長命我在這一間您唸過書的復旦公學教高中三的英文,我自己也住在裏面。當時聽您講這故事,真 是津津有味。」以後十三年來他仰慕開國先烈的精神,在海外仍然從事新聞事業,而且研究英國文學 和歷史,他繼續的說,在他所寫的這篇文章裏,把我擔任駐印度大使時與尼赫魯往返的外交函件和對 「梅農的三次辦的嚴正的交涉紀錄,也放了進去,使此地的華僑明白我們的政府,在這樣一個艱困的 局面下,仍舊堅持自己的主權。這篇文章刊出以後,引起許多讀者的興趣。」所以他要求我有所補 充。 那知道我讀完之後,除了江西藏人名、地名、及日期略有校正後,不但一時無法補充,而且覺得
非常驚奇。他發表我在駐印度時的交涉文件,有一兩件我一時在手頭還無法尋出,而趙先生居然在海 外能夠得到。可見他當年搜集之勤,和對於國家領土主權問題關心之切。我可以為他證明,這些我經 手的外交函件和談話紀錄,都是真的,而且無錯誤。我並且附帶的回想到當拉薩叛變中央的消息傳到 新德里時,我對各國記者所發表而至今仍留在趙先生記載中的那篇談話時的情況,非常清晰。拉薩叛 變的背後,是有人指使的。指使和策劃的人是印度政府駐藏代表英人黎吉生(Richardson)。黎是大英 帝國統治印度時代駐西藏的商務代表,實際上他等於使節,並負有策劃兼併西藏的任務。在我初到印 度就大使任時,印度尚未完全獨立,尼赫魯還不過是副國務總理,我便要求過他更換黎吉生。他在原 則上同意了,但是他說:「現在我尚未接收英國政權,無法更換重要人事;等我負責印度政府的時候 ,一定更換。」那知道他接任印度國務總理,以後不但不更換此人,反而非常倚重。我再為此事催過 他一次,他便支吾其詞,其用心可以想見了!這次拉薩叛變中央,由於黎吉生的策動,是顯然的事實 ,所以一九四九年七月二十三日,我和梅農第一次談話中首先提出黎吉生的名字,是有深刻的意義, 而彼此「心照不宣」的。他們定好陰謀,就首先要驅逐中央駐藏辦事處的全體人員,即此尚以為未足 ,乃至封閉中央所辦的小學,驅逐小學教員,把她們限期遞解出境。這班陰謀家更給他們每人戴上一 頂紅帽子,說他們是滲透到西藏的中國共產黨員。真可謂「其誰欺?欺天乎!」(他們以後流亡到加 爾各答,我親自由新德里去送他們坐招商局「海地」自遊輪歸國。開船時,我們在船上升旗、唱國歌 ,大家熱淚交流。此情此景,歷歷在目!)
隔了兩天(七月二十五日),我在中國大使館舉行記者招待會,各國記者們問到我中央駐藏辦事 處人員中有否共黨滲透一事。我用鄭重中卻帶幾分風趣的詞令答道:「謠傳在中國駐藏辦事處人員中 有中共潛伏份子,致為西藏地方當局所逐。據我所知,此事完全虛構。我不是共產黨,我自然不願意 見共產黨滲透在西藏和其他地方。但是這種要在世界屋脊的高原上,釣莫須有的紅魚,無乃太天真而幼 稚。(“It is ridiculously childish to try to catch a red herring on the highest plateau of the world”)這在政治上是何等的不聰明!」想不到這脫口而出的一句話,頓時見於歐美若干大報紙,刊 在第一版上,傳誦一時。 據我冷靜的觀察和體驗,深知印度對於西藏和我國西南邊境的用心及其佈置,顯然是要繼承大英 帝國的原定的向外擴張領土政策,大英帝國統一了歷史上不曾全部統一過的印度,是以「兼弱攻昧」 、「威迫利誘」、「分而後治」、三管齊下的方法來兼併各國土邦而達成的。他們當年看西藏也和看印 度的其他土邦一樣;看達賴喇嘛也不過是和看已被印度滅亡的最大一個回教土邦海德巴特的國王一般 。海德巴特土邦的國王也是以教王而兼人王,正和達賴當年在西藏的地位相似呢!印度獨立後的大政 方針,尤其它的領土政策是:「凡是大英帝國對於印度以往的奴役苛暴,盡量攻擊;凡是大英帝國為 印度取得的領土權益,一律繼承。」這些領土權益,包括已經取得的和尚待爭取的一律在內。印度政 府自承為當年大英帝國所屬的印度帝國的合法繼承人。如果流亡在印度的達賴喇嘛還不明白這個道理 ,欲求依附印度以求獨立,那海德巴特土邦及其教王尼山(Nizam)的命運,就是前車之鑑。印度和巴
基斯坦的分裂與十五年來為了爭奪克什米爾一大土邦,而兩國兵戎相見,致今尚嚴陣以待,不曾解決 ,也是這個道理。羅家倫。中華民國五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於臺北。 ——「傳記文學」第二卷第一期,民國五十二年一月一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