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臺灣畫史」序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62/1/13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序跋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0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375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376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臺灣畫史」序 這部「臺灣畫史」是以原始的事實圖片,來表現臺灣自闢草萊,斬荊棘,直到而今現代化的建設 規模為主旨。 歷史是人們工作績效的紀錄,可是要憑證據來做基礎。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對於歷史就定下了「 無徵不信」的原則。所以本書不僅採取歷代文字的紀錄,而且採取圖片的紀錄,並以圖片的紀錄為主 體。以往的紀錄,在我們的史書專集,和文物中所保藏的自當採取;此外如英、荷、西、日各國文字 的書刊裏所保存的,也悉心參考和採用。至於臺灣光復後各方面的建設工作,當然以採用重要文件和 工作績效的實地照片,最為直接。而且以今昔的照片相對並列,尤其富有歷史的意味。 我們生當我們國家民族在危難的時期,大家都擔負著繼往開來完成中興大業的歷史任務,因此我 們對於已往異國的統治,及其殘暴而有計劃的奴役和屠殺,以及我們在大陸和在臺灣的同胞如何互相 呼應,英勇抵抗,才能解除枷銷,重回自由祖國的懷抱的一切經過,都是最值得我們共同反省的歷史
。歷史並不是要鼓吹過去的仇恨,但是歷史的遺跡,不容建忘,歷史的教訓必須領略。這才能承先啟 後,共同努力,邁進到光明的燦爛前途! 臺灣畫史編集者朱傳譽先生承中華民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等機構的協助,歷時年餘,完成這 一部富有意義的工作,我看了甚為欣賞,爰寫下這篇短短的序言。羅家倫。中華民國五十一年一月十 三日,臺北。 ——臺灣畫史編纂委員會編印,民國五十一年十月二十五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