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盧吉忱文選」書後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56/5/23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序跋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0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98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99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盧吉忱文選」書後 「造物忌才」是中國的一句老話,我卻不能相信。我們不能把世間一切的責任,推到那茫茫的造 物身上。是「造物忌才」呢?還是這動亂的時代和錮蔽因循的社會,不容人才,至少是某些部門有進 取性的人才,積極的向前發展呢?我翻閱盧吉忱先生的遺文,回想他的性格,不禁感慨萬端! 大凡不羈之才,多屬有進取性和創造性的。吉忱就是其中的一個。他有充分的進取心,也有充沛 的精力。一個民族要發展,要向上,這便是用得著的鬥士。吉忱有做學問的熱忱,但是時代的趨勢不 能讓他安心做學問,他有辦事的能力和魄力,但是他所辦的事業,每逢正在長大的時候,常受到意外 的阻礙;最痛心是他有抱負、有主張,而錮蔽因循的社會,處處給他牽掣和嫉視。這難道是「造物忌 才」嗎? 吉忱遇到精神上的打擊而產生心理上的阻塞,而致受到非常的苦悶與煩惱。我有時懇切的勸他, 他也常常表現出能作暫時的接受。但是他衷曲裏鬱結,是不易打散的,這祇有讓他得到精力和才氣的 發揮,才能解除。吉忱卻得不到。 他的夫人劉宗怡女士對他不僅是愛情深厚,而且是最能了解他,欣賞他才學的人;為他選定遺著 ,刊印成書,是一件極有意義的舉措。我翻讀了校稿一遍,更覺得吉忱的才力,固因時代和社會的環 境,未能使他專在一條途徑上發展,可為惋嘆,但是凡他接觸的部門,無論是學問的或事業的,都有
他的光、他的熱、他的性情存在裡面。這是一個不平凡的表現!羅家倫。中華民國四十五年五月二十 三日。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