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革命文獻」第十二輯前言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史料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56/3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序跋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0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96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97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革命文獻」第十二輯前言(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史料) 自國父逝世北京故都以後,段祺瑞之執政府益無顧忌,完全拋棄國父召集國民會議解決國是之 主張,而欲藉北洋軍閥集團之武力,消滅廣東革命政權。其實此一軍閥集團內部甚不一致,歷年均以 互相火併為當務之急,置國家利害民生疾苦於不顧。而各帝國主義之國家,復利用其利害之衝突,恣 意分化,個別劫持,盡所有操縱愚弄之能事,以擴大其侵掠所得之權益。如山賊孫美瑤在山東臨城劫
掠火車綁架外人一案,英國竟唱國際共管之議,使愛國之士莫不感覺亡國慘禍,即在眉睫。上海、沙 基、萬縣等處慘案迭出,外軍之機鎗炮艇動作,與各地民眾運動相呼應,尤足激動全國革命的怒潮。 但此時各帝國主義者,於分別控制各地大小軍閥之餘,卻發現一共同之敵人,必驅策各大小軍閥聯合 一致,將其消滅而後已,此即在廣州之革命政權,以打倒帝國主義與取消不平等條約為號召之國民政 府是也。此種主張最使在華享有「既得利益」之強國所痛恨。況當時廣東所採取以對付彼等之聯俄容 共政策,更使彼恐懼而懷恨乎?在廣東國民革命政權所遇之困難與危機,則更有勝於彼者。即俄共表 面雖予國民政府以若干之援助,然明暗中則盡力扶植中共,擴充實力,以期篡奪中國國民黨之政權; 當時中共曾極力反對北伐,其實彼祇反對國民黨領導之北伐,俟其奪取廣東後,再由彼出而領導北伐 ,以建立全國性的共產政權。幸而蔣總司令兩次東征得勝,將陳炯明武力全部消滅,再肅清廣州的楊 希閔、劉震寰等居心反側的部隊,於是乃能於十五年七月九日誓師北伐,先下兩湖,同時分路由閩、 浙進攻,底定江南,幾經阻撓與挫折,始克定都南京。惟此第十二輯中之史料,尚祇能印至攻取湖南 為止,其餘均將刊於續輯。本輯所用陳訓正「國民革命軍戰史初稿」尚多,以作序論,而將當時國民 政府及其他黨政機關之文件,依次編入。陳訓正字屺懷,為布雷之堂兄,曾任杭州市市長,浙江省政 府委員,卒於抗戰之時。人極謹飭而能文。其前作所根據之材料,係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所存之文件 ,且有軍事人員予以協助,故其史料性頗高。特附誌於此。編者。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印,民國四十五年三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