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許師慎編著「最新實用中華速記」序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55/2/26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序跋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0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78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80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許師慎編著「最新實用中華速記」序 運用最簡便的符號,只需最短速的時間,為人們的語言留下最逼真的紀錄,使其轉為正式的文字 ,速記實在是最可稱讚的交通思想的工具。 在現在的世界上,人事一天一天的繁複,文件的交換,記錄的保持,幾乎是以幾何的比例在增加
,而爭取時間,更是處事成敗的關鍵。只看歐美進步國家的辦公室裏,一個主管的人,於早上兩三小 時內,召一個速記員在身旁,一個口說,一個速記,轉身她或他在打字機上一打,幾十封信或若干頁 稿件,就可以送到主管的人桌上來請簽字,什麼都辦好了。我在國外答覆西文文件,也採取這個方式 。但是一到我們中文的信件,除了自己動筆而外,便須經過批示、擬稿、核稿,甚至一核、再核、三 核,兜了一個大圈子,才能送出。有時化到幾天的時間,費時費力,還要誤事,真是令人向天長嘆。 在現在事事爭取速度的環境之下,無論是處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事件,我們如何能和人家競爭 呢? 許師慎先生從事於速記和教授速記工作二十七年了,近十幾年來,他自己的職務並不需要他自己 動手做速記,可是他以此為樂,不斷的為速記謀改進,求推廣,因為他認為這是為辦事、為工作爭取 時間,爭取效率,最有效的工具。他根據他應用速記和教授速記的經驗,寫成這本「最新實用中華速 記」,憑十六個基本符號,構成全部三百九十六個符號,書後附有實例十篇,一萬三千多字,字彙五 千多字。根據他教學的成績,可以證明這本書在實用上的成效。 新聞記者能通速記,是何等方便?議會裏的辯論、法庭上的供詞,如有速記記錄,是何等正確? 為求得這方便而需要的速記人才是何等的多?現在西洋的錄音機,自然是最好的記錄工具,可是在中 國科學物質和經濟條件之下,那能處處都有錄音機的設備,況且提一個錄音機在手上,何如自己的手 就是錄音機的便利?
中國的字體已經夠困難、夠複雜了,亟需簡化,這是另一亟待改進問題。在字體未簡化之前,速 記更為需要。就是西洋很簡便的字體,也常常要速記作語音和文字間的橋梁,這可以看出和證明書記 的功用。 ——民國四十四年二月二十六日,臺北「中央日報」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