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陳香梅著「無聲的祝福」序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53/11/24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序跋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0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67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68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陳香梅著「無聲的祝福」序   當「寸草心」出版的時候,我很感覺到作者陳香梅女士能以流利的筆鋒寫濃厚的天性。我曾經把 這點感覺告給她,她要求我寫一篇評論。我高興的答應了,不料事隔兩年,這項文債,竟用另一方式 來償還,因為她又有新集──「無聲的祝福」──問世。她曾送來其中的若干篇,讓我有先睹之快, 可是她指索的代價就是序文。   這是她近兩年來小說和散文的合集,前者是她的創作,後者是她生活的剪影,用一個新聞界的名 詞罷,也就是報導文學。她的「無聲的祝福」和「聖誕的故事」兩篇,很顯出她近年來所受西洋文學 的影響。這條路是值得深刻的探討的,因為她在這方面有文學上很好的準備和便利。至於她所寫自己 生活的剪影,乃是忠實而生動的報導,──有時太忠實一點,大家卻不要忘記,她在遠嫁以前,是一 位有名而更有冒險性的女記者。現在她的筆鋒更健,詞藻也愈綽約。她不但充份表現她的才華,而且
充份流露她的祖國戀,這點我感到最值得讚美。   文藝的作品中應當有我嗎?我聽到有些她的讀者,不免提出這個問題。我的意見是,文藝的作品 中當然可以有我,因為文藝常常是作者的生活和心靈的反應。文藝中無我,則易於喪失個性。不過文 藝中的我可以隱,可以顯。能把我寫得栩栩然呼之欲出,不失為文章的能手;若是再進一步寫到於無 我之中見我,自然更臻妙境。所以我是力勸這樣一位有才的女作家繼續不斷的從事寫作的人。我們不 要忘記她正在文姿英發,才藻繽紛的時代。她有無限的前途。羅家倫。中華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二十 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