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宋教仁著「二百年來之俄患」序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51/1/7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序跋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0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47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49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宋教仁著「二百年來之俄患」序   我們今天重讀宋漁夫先生「二百年來之俄患」一文,忍不住發生無限的感慨!     這篇文章是宋先生於辛亥年正月二十二日至二月初四日──正值武昌首義以前半年有餘──在「 民立報」(本黨鼓吹革命的機關報由于右任先生主持)陸續發表的。當時俄國根據其彼得大帝定下的
一貫向東侵略政策,正欲以經濟的、領事裁判權的、間諜滲透的種種方式,侵入新疆、蒙古。清廷正 在顢頇麻木,不知如何應付的時候,而宋先生本其先見之明,發此宏論,以作針鋄。其文因係社論, 成於倉卒,所舉事實有未經精密考訂之處;且其結構因新報導之陸續獲得而將其隨時加入,不免鬆散 ,但作者精到的見解,遠大的眼光,至今讀之,猶足令人欽服。   我們讀過以後,至少會有兩種認識:   (一)宋先生不但是政論家而且有政治家的風度。他站在國家民族整個的立場上,對於本黨革命 對象的滿清政府仍不惜懇切進言,而且他的批評不祇是消極的指摘,並且有積極的建議。這才是輿論 家,尤其是政論家應有的負責態度。   (二)宋先生在那時就把新疆、蒙古的危機,及俄人侵略的政策與手段看得清清楚楚,請讀本文 下面一段: 「要而言之,俄人此次對於蒙古、新疆之舉動,其蓄意深而規畫甚巨;其目的所在,要不外   乎欲握蒙古、新疆之政治勢力、經濟勢力,以圖展其極東政策、中東政策(中亞方面)之雄略。   蓋聖彼得堡諸政治家處心積慮者,已非一日,此次適逢改訂條約之期,為彼最易藉口之機會,故   乘時而作,欲以其所處心積慮之方策,使益明現於條約,為國際成文法上之規定,我國而欲講抵   抗之策,亦不可不注意於此點。」   假使我們國人從那時候就依著宋先生的警告,不存幻想,不受欺騙,積極籌防,則我國邊患何至
於此?史達林又何致竟能實現彼得大帝的政策?   現在我們將本文重印一小冊,一以表彰宋先生之遠見與苦心,再則以表現本黨當前反共抗俄大計 的歷史性。羅家倫。中華民國四十年一月七日。                 ──「二百年來之俄患」,中央文物供應社印行,民國四十一年二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