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國立中央大學二二級學生畢業紀念刊」序言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34/10/10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序跋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0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15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16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國立中央大學二二級學生畢業紀念刊」序言 當此國難嚴重的時會,我們國立中央大學應當首先負起復興中華民族的重大使命。這不僅是我們 的使命,也就是我們脫卸不了的義務。 教育沒有目的,是不必辦的;大學沒有理想,是不值得存在的。我們必須認清努力的方向,我們 的事業方有意義。 歐洲中世紀的人以為大學是一切至高至善的知識的總和,是天人相遇的場合。這種理想,早已放 棄了。近代式的大學,應當適應民族的需要,從發揮民族的最高智慧,來求民族的生存。因為民族必 須先能生存,然後其智慧方能繼續充分的發揮;也必須其智慧能繼續充分的發揮,人類的知識總量, 才能繼續充分的增進。 大學要擔負這種民族復興的使命,第一、必須選擇有智慧的青年,予以有紀律的知識鍛鍊,使其 有良好的學術基礎,以從事高深學理的探求與實際問題的研討。知識的紀律就是科學的紀律,腳踏實
地,步步為營的。凡不曾審察的觀念,都是不值得保留的觀念。第二、就是培養青年道德的人格,使 成民族領袖人材。此處所謂領袖人材,是各方面的,不祇是政治方面的。凡是領袖人材,必須有道德 的人格,否則知識不過是自私的工具。十九世紀初年,德國哲學家主張大學的目的在「學者與道德的 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