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憶稚老高風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64/3/12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記傳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0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80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81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憶稚老高風 余初識稚老,在五四運動後。時北大校長蔡元培先生,以處境惡劣,辭職去唐山礦校稚老處。北 大師生眾欲挽留之,推余往請,至則他往矣。至老強留余宿,寢同席,豪談娓娓不倦,幾達旦。翌日 晨起,啜薄粥,即令余偕觀礦場,徒步迄午後一時始畢事,未嘗言饑也。留三日,皆徹宵為上下古今 談,若欲壓倒少年者,余幸力尚能支,然此老精神駭然可佩矣。   北伐初定南京,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行轅設丁家花園,稚老與胡漢民、蔡元培、譚延闓、戴傳賢、 鈕永建、狄膺諸先生咸寓此。夏夜納涼園中,稚老輒解衣磅礡,趺坐高談,聲振林樾。某日,約余與 傅斯年、李書華、及某女士等七人往棲霞山,謂將考古。車抵試驗農場時,命捨車徒步,盲趨而不問 道。行約五、六十里,饑渴甚,始得漿餅,啖之美甚,已午後三、四時矣。再躋山頂,昏黑始下,復 迷路;斯年體胖氣喘喘然後隨,某女士則腿為棘刺流血,而狼嗥於巔,令人心悸。抵一小火車站,適 無班車,沿軌行抵挹江門,行轅人已佇候,相與驚訝,蓋疑余等失踪,已偵騎四出矣。此亦稚老精神 異人處也。 在重慶時,糧缺價昂。一日,稚老出席中政會,謂糧食問題嚴重,吾家即購米不得。糧食部長聞 之恐,遣一科長賚米五斗至吳寓。稚老堅卻,且令肩舁而返,來使不堪負荷,棄於途,後由警局拾去 。蓋稚老平升嚴取予,所言乃為眾謀,不欲人誤以為其一身計也。
稚老在渝寓曾家岩,值大轟炸,輒於廢墟中理文稿,神色泰然,足徵老人造次不忘學,且鎮定異 常人也。又嘗偕李書華外出飲豆漿,過十數漿店不入,于遠處覓一所始憩足,曰:「此店最佳」。意 在渴而甘飲,兼且健足也。 ——「革命思想」第十六卷第三期,民國五十三年三月十二日出版。 按:本文係先生口述,由吳萬谷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