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林肯——近代自由平等的先覺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60/2/12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記傳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0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66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70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林肯——近代自由平等的先覺 ——為林肯第一百五十一個生日而廣播   在當前世界危機之中,來慶祝林肯第一百五十一個生日,不但正得其時,而且是最有意義的事。
林肯是一個非常偉大的美國人,這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林肯不祇是一個偉大的美國人,他是屬於全 世界的人,也是歷史上永垂不朽的人。為了他主張世界上各種族和全人類都應該享受自由平等的待遇 ,並且他為了這個主張而奮鬥、而犧牲,使他不愧為近代史上一個人道主義的先知先覺。 他早年生長在美國的中西部,當時是一片尚待開闢的地區,於是養成了他吃苦耐勞,誠樸仁厚的 體力和性格,使他一生一世都保存著平民的生活和態度。從一個「闢草萊,斬荊棘」的青年,步步奮 鬥,享受大名,做到總統,這正是美國民主政治最好、最優越的表現。但是林肯決不以地位和權力為 滿足,他有更崇高的理想。他為了這種理想,而把他自己的生命貢獻出來,把他自己的光和熱,放射 給世界人類。他要證明給他國內的民眾,看一個真正的民主政體,若是能忠實於他本身所包含崇高的 理想,是可以實行的,是能夠存在的,是經得起考驗的。他根據這種認識,來主持美國放奴戰爭以前 南北紛爭的局勢;雖然仍免不了一場艱苦的戰爭,但是終能重建和鞏固了美國的統一,廢除了人類極 不平等的奴工制度,以奠定此後美國富強康樂的基礎。 林肯是一個為理想而不惜犧牲自我,以求國利民福的人。他和人類歷史上這類型的人一樣,在生 平是一個眾矢之的的人物,無論是好是惡,是毀是譽,是愛是恨,常常集中在他一身。可是他自有他 的理想,他的目的,一切流俗的是非,無端的誣蔑,他都不放在心上。他有英雄的膽識,菩薩的心腸 。他內心可以對敵人慈悲,可是為了實現他崇高的主張,他也知道在何時何地給敵人以決定性的打擊 。從這方面來看,他是把先覺者和政治家應該具備的重要因素,融合在一身了。可是歷史上一個偉大
的人物,在他活著的時候,是不容易得著一般人了解的。等到時代過去愈遠,他艱苦的背景便愈加顯 得清楚,他的偉大也就更能被人認識。 林肯以遭受突然的被刺,結束了他高尚的生命。他這樣的死去,同殉道者毫無兩樣。這難道是造 物對於偉大生命的諷刺嗎?救世的人反而被人刺死。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他這一死,卻把他的理想 ,像廣大草原上的野火一樣,燒遍各地,燒過了國家民族的界限,燃著了個個的良心,使他的國家, 他的抱負,在他死後愈加發揚光大。林肯——林肯於是不必經過任何宗教加以封聖封神的儀式,而成 為世界上自由平等的象徵。 在近代的中國,林肯的影響是顯然可以感覺到的。每個中小學校的學生沒有不知道林肯的名字。 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在他三民主義演講的系統中,民生主義第二講裏說:「我們三民主義的意思 ,就是民有、民治、民享。這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國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 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他又再補一句話說,這「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 就我個人來說,我在十幾歲的時候開始讀到林肯在蓋特斯堡發表的那篇最有名的演說。我立刻記 在心裏,背得出來。並且我在散步的時候,把他同中國古文夾在一道兒背誦。我知道裏面深刻的內容 。可是我愛好這篇文章的成份,則偏重於他的韻律,其次才是他的政治哲理。然而我這項文學欣賞的 理由,卻祇能意會而無法言傳。一直等到四十多年以後,我看見一位美國名詩人而且是研究林肯的權 威桑柏格先生所引的一段評論,才懂得這個道理。這段評論是在一八六三年,正是林肯發表這篇演說
的時候,美國斯匹靈飛地方的「共和日報」記者所寫的。這段評論說:「這篇很短的演說,真是一件 珍寶。他具有濃厚的感情,深刻的思想,緊湊的表現,甚至於每一個字句,每一個小標點,無不精美 而有韻味。」這話真是「實獲我心」。當然林肯對英文是操縱自如的名手;可是我還要加一句評語說 ,林肯更是一個文學的天才。他能運用最短小的字,表現最偉大的意見,而有最能感人的本領。 林肯的名言佳句,真是引不勝引。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還不僅在乎文字,而在於他對自己所說的 話,能身體力行的做到。所以他的人格能永遠樹立著為人們的榜樣,能不斷啟發世界上愛好自由並且 能為理想而奮鬥的人們。現在請允許我引三兩句林肯的話,供給今天我們自由民主陣營裏面的朋友們 ,作為備忘錄。 林肯在寫給他的朋友們國會議員華胥彭的信裏說: 「牢牢的把握住,堅強到像鋼的練條一樣。」 他又說: 「這場決鬥是一定會來的,在現在來比以後來還要好些。」 再讓我引幾句林肯在蓋特斯堡演說裏話: 「對任何人沒有惡意;對所有的人祇是仁慈;對於上帝指示我們的正義要堅定。 讓我們盡力奮鬥來完成那圍著我們沒有做完的工作……」 和平不是遷就。在世界上一半人類享受自由,一半人類正被奴役的現狀裏面,要求永久的和平是
不可能的。這種的現狀,是對林肯所昭示的主義,林肯為他而奮鬥而犧牲的主義,是直接的挑戰。我 們的美國朋友們一定不會忘記,美國成為當今自由世界領袖地位,是建築在這項林肯的號召上面的! 現在全世界愛好自由的人類,正睜開眼睛,望著我們美國的朋友們同大家也領導大家來一道保衛這真理,重整林肯的精神,使你們偉大而不容易造成的領袖地位更能夠發揚光大,使人類的自由能從速得 到新的生命,將光輝照遍大地,照遍人間。 ——民國四十九年二月十二日,臺北「中央日報」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