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黃花崗革命烈士小傳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52/10/10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記傳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0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02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17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黃花岡革命烈士小傳 黃 興先生 英勇無前的黃興先生,是這次起義的統籌部長。從計畫到執行,他始終在主持的地位。三月二十 九日進攻兩廣總督衙門,他站在革命同志的最前線,中鎗斷二指。同年秋天,武昌起義,他又同樣的 英勇去任革命軍總司令。 趙 聲先生 趙聲先生是有勇有謀的革命軍人。自從南京加盟,將革命主義帶到軍中以後,就深得同志信仰。 他是策畫這次起義的主要人物,本來被推擔任總指揮,後因日期屢變,通報困難,致不及事前從香港 趕到,這是先生最痛心的事。事後不及三週,悲憤而死。
喻培倫烈士 兼有非常聰明和堅強意志的喻培倫烈士,是運用科學來革命的青年革命家。留日精研化學,善造 炸藥。為救國入同盟會,曾同黃復生等去北京謀刺攝政王。那橋下的巨彈,即他手造。三月二十九日 起義,他始終是原動力。親持手造的炸彈攻督署,受傷被捕成仁。民國成立追贈大將軍,是最高也是 他應得的榮譽! 林 文烈士 拋棄達官貴人家的享受,加入同盟會來捨身救國,林文烈士自是難及。在日本他任民報經理;聞 黃興將起義,他約同鄉友人數十人回國參加。三月二十九日他奮勇首先攻進督署,炸死清軍管帶。苦 戰出東轅門,遇清軍;當他還擊時,頭部已中鎗彈。這是民族重大的損失, 宋玉琳烈士 有文學天才的宋玉琳烈士,號豫琳,出身世家,十五歲考取秀才。為革命去當新軍標部書記,參 與熊成基安慶起義事。辛亥到廣州,代表趙聲主持所部,兼管軍需。他臨時才知不改期而發難,立刻 同數人加入黃興隊進攻督署。子彈打完被捕,完成了他要以身死國的素志。
方聲洞烈士 氣節、膽略、抱負、熱忱都為方聲洞烈士所具備。他十七歲入日本成城學校;憤俄國侵略,加入 義勇隊。不得已改學醫。入同盟會,以大義感動家人,使兄姊嫂妻都加盟。為黨務仍當留日,他為廣 州大舉定要回國參加,偕黃興攻進督署。轉戰到雙門底遇防營,鎗殺其哨官,自己也就為國死難。 饒國樑烈士 以通經史、能文章的青年,改學陸軍,西南入雲南,東北到瀋陽,最後到香港入同盟會,為救國 家民族而犧牲,這是饒國樑先烈的經歷。受黃興影響入黨,擬再進雲南。黃約赴廣州起義,乃參加攻 督署。傷臂被捕遇害。遺言是:「吾輩不死,國民不生。牛馬奴隸,生何榮焉。求仁得仁,死何憾焉 。」改元後追贈大將軍。 林覺民烈士 只是有真血性的,才是做最偉大的事。林覺民烈士就是最顯著的榜樣。三月二十九日起義前他上 父親和致愛妻的兩書,其中熱烈的倫理愛和民族愛,使任何有心肝的人讀了沒有不受感動的。他是留 日學生,同盟會員,攻督署受傷被捕,慷慨成仁。
李文甫烈士 長於文藝,以文字鼓吹革命而不自滿,要以壯烈的行動來實行革命,李文甫烈士是如此成仁的。 他同胡漢民等在香港共組同盟會南方支部;做中國日報總理,時事畫報主筆,參加廣州新軍起義。此 次手持兩槍,挾炸彈與林文等先攻進督署,所向無敵,他是新聞記者為國犧牲的典型。 林尹民烈士 最孝順而又最豪爽是林尹民烈士的特性。身體魁偉而有臂力,赴日本進成城學校學陸軍,而慕岳 飛與戚繼光,因其能為民族抗外患,又嚐引鄭所南「愈久愈不變,愈不可為愈為」兩句話來激勵民族 氣節。二十九日攻督署,勇敢無敵,酣戰時腦部中彈,遂結束了他忠孝雙全的光榮生命。 陳文褒烈士 僑胞祖國愛的熱烈,可把陳文褒烈士踴躍赴難的精神來表現。他是南洋僑商。入同盟會奔走革命 。這次起義他本擔任在城外發難,為子彈未到所誤。但他聽到城裏鎗聲,仍冒險衝入,共同作戰而死 。他在南洋斥清大臣楊士琦的話:「內地國民,日加殘虐,何有華僑?華僑回國,日在刀俎,何有外 洋!」至今讀來,有真理,有生氣!
李德山烈士 把俠客的精神透入過人的技擊,來實現民族思想,這就是李德山烈士的生平。他藉傳授國術集合 黨徒;曾謀在柳州舉事;又參與廣州新軍起義密謀;最後奮攻督署,無人能敵。退到高陽里米店與同 志數人用米作掩護,堅守兩天;敵不能近,改用火攻;戰到最後一個的他,被捕成仁。 陳與燊烈士 動人的演說家,鋒利的政論家,不旁觀,不後人的革命志士。陳與燊烈士憤日俄戰爭時清廷辱國 ,決心革命。他不能等候即可完成的早稻田大學法科學業,因有親友在臺灣,轉臺募三千元,帶往廣 州參加起義。攻進督署,搜索粵督未得;左眼中彈,重傷被捕成仁。 羅仲霍烈士 他是教育家,他是新聞記者,他是為革命犧牲的羅仲霍烈士。他因家貧赴南洋,在檳榔嶼師範學 校以最優等畢業後,即在吉隆坡創辦尊孔學堂,荷屬水火山辦中華學堂,歷任校長,同時兼當地報館 主筆。遇國父後奔走各島演說革命六年。為國事不顧家。攻督署左腳受傷,被捕成仁。
龐 雄烈士 溫和文雅的人而能做大雄無畏的事,龐雄烈士得力在學問修養。他寫最秀潤的楷書卻最恨趙子昂 ,因為胸中有民族意識。他從軍當炮兵,為謀運動新軍革命。新軍起義失敗,他隻身脫險,繼續在高 、廉、雷、瓊結合同志。起義前他管文書,兼粵語翻譯,自動參加攻督署,苦戰到第二天被捕,慷慨 成仁。 陳可鈞烈士 幼年的艱苦,對仁人志士更能激發同情心。陳可鈞烈士革命動機是解除同胞痛苦。由陝西高等學 校轉日本弘文書院畢業,專攻英德文。曾挾手鎗入京謀繼續刺攝政王。特由日赴粵參加赴義,攻進督 署,力戰被圍,受傷遭捕,引頸成仁。臨死時說:「我們並未失敗,同胞就跟著我們起來了!」 饒輔廷烈士 誠篤而堅毅的饒輔廷烈士,早年就看不起科舉,為求新式教育進上海中國公學,四年畢業。回家 鄉做小學教師,參加革命。把新婚夫人溫慧玉接到廣州為革命活動掩護,家庭竟成重要會議機關,被 清吏注意。起義失敗,在家被捕,受酷刑,遇害。夫人立誓殉夫,被防阻,不久嘔血而死,真是一門
忠烈。 陳更新烈士 神采奕奕,風度翩翩的美少年,善擊劍,精馬術,又有穎悟的心靈,將明末遺民的民族思想與西 洋自由民主學說,鎔為一爐;這是陳更新烈士過人處。他在日學體育、攻數理、習炮兵、做教員,從 事革命。轉妻兒戀為祖國愛。奮勇攻入督署;退出後據險與清軍對抗三晝夜才被捕。死時仰天大笑, 求仁得仁。 馮超驤烈士 出身將門世家的馮超驤烈士,像貌魁偉,騎射精良。讀書作文有天才,憤慨庚子變亂,乃決心學 軍事,以革命救國。入南洋水師學堂,又入長門礮術學校。與趙聲、林覺民、陳更新等友好,相約赴 粵起義。攻入督署時戰最勇,身被十餘創還在戰,最後面部中彈陣亡。 李雁南烈士 當李雁南烈士攻督署中彈被捕時,他告清吏說:「恨我已受兩傷,不能再戰。」他嚴責問官甘為 奴隸。問官發槍斃令,他張口教警兵將彈從口打入,飲彈而死。這豪爽的態度,正表現他的風格。幼
年貧窮,復受官吏壓迫,進原係反清復明的三合會。走緬甸。在檳榔嶼見國父,即投身革命,甘為救 國而死。 劉元棟烈士 臂力過人,武藝出眾的劉元棟烈士,本名鍾群。豪俠尚義,不但是遊俠傳中的人物,而且是革命 黨裏的人豪。日俄戰後,傳福建將被割,他曾聚眾入山謀獨立。因能急人之急,在南臺被推為消防會 長。讀書雖不多,卻受黨內文學之士推重。上午到廣州,下午即參加起義。力戰中鎗,在路旁血泊中 殉難。 劉六符烈士 生在詩禮家庭的劉六符烈士,少年卻好武。多次要進軍事學校未成,乃入省立法政學堂,後轉講 武堂,該堂停辦,才回法政畢業。旋進福建新軍當砲兵,挑水服役而兼作革命宣傳。他論漢高、明太 說:「劉季險詐,元璋殘忍,雖有誅秦驅元之功,皆不足學。」可見其民主革命見解。扶病參加起義 ,力戰受傷,被捕成仁。 李炳輝烈士
李炳輝烈士,正在香港奔走起義,他的母親有所聞,函囑他於生日回家一看。他極孝母親,卻揮 淚寄母一詩:「回顧二十年前事,此日呱呱墜地時;慚愧劬勞恩未報,只緣報國誤烏私。」終往攻督 署戰死。忠孝不能兩全,這是何等慘痛!他曾在南洋求學,信基督教,傳過道。入同盟會後把宗教宣 傳變為主義宣傳。 李文楷烈士 黃花岡聖地很驕傲地葬著許多位革命的工人。李文楷烈士是其中英勇的一位。他性情豪放,少年 讀書不多,往南洋做星州晨報印刷工人。堅強的民族意識使他踏上革命的大道。知道廣州將起義,他 以必死之心,偕羅坤返國參加。身中數彈,力戰成仁。 李 晚烈士 早歲在鄉間,憤差吏的貪橫,李晚烈士從農村轉到香港學手工業;在殖民地區工作更容易發生民 族思想,他於是投身革命,他是在南洋入同盟會的。他為革命奔走廣東南洋之間,隨黃興到港組織機 關。起義前夕他和黃興都堅決主張不改期,願自己犧牲生命,喚起全國同胞,他的志願達到了! 郭繼枚烈士
祖國愛發揮的最強烈的是僑胞。郭繼枚烈士是南洋生長的華僑子弟,幼年入壩羅育才學堂,中英 文均明大略。一度回國,再返南洋加入同盟會。為國事曾反對成家。少年莫逆交為余東雄,攜手為革 命共生死。起義時在大南門戰到彈盡力竭成仁。 余東雄烈士 和藹英俊的余東雄烈士,真是赴義恐後,視死如歸的革命家。生在南洋霹靂巨商的家庭,卻願為 救國而死。與郭繼枚訂為生死之交,共習拳術;烈士更鎗無虛發。入同盟會後聞在廣州有起義計畫, 共求回國效命,卒與繼枚同天戰死。那時他年才十八,郭烈士十九。 黃鶴鳴烈士 革命事業中又有一位光榮的機器工人。他在增步製造局做工;以後到香港、星加坡還是做機器工 人。當時南洋革命風潮洶湧,他深受感動,立志加入同盟會。特由星加坡乘輪回國,奔走廣州起義工 作,最後戰死在督署附近。 杜鳳書烈士 不能坐視同業而有救國志願的好友不參加革命,黃鶴鳴自然要介紹杜鳳書烈士入同盟會。他是機
器工人,也是華僑。他要革命是為了要提高祖國地位;參加組織是由於仰慕陸皓東、史堅如、吳樾、 徐錫麟、秋瑾的壯烈行動。他為參加這次起義而回國,而犧牲。 徐日培烈士 農民參加這偉大的革命,決不後於工人。國民革命是全國一致的。這次死難的花縣十八烈士,除 極少數外,幾乎全是農民。其中有十六位姓徐,乃是革命先進徐維揚先生以熱烈民族精神感動他宗族 鄉鄰的結果。徐日培烈士於攻督署後,仍藉源盛米店抵抗一晝夜,力盡被捕壯烈而死。 徐滿凌烈士 全國及後代,當以最崇高的敬意,致於這位有領導指揮能力的革命農民。他是花縣十八烈士之一 。他於退出督署後,領一分隊出洛城街拒觀音山之敵;最後因善於利用地形和障礙,憑源盛米店抵抗 敵兵一晝夜。彈盡力窮,不屈而死。 徐松根烈士 滿門忠烈的花縣徐氏族中徐松根烈士是很英勇的一位。他是工人,曾往安南、西貢工作。僑居國 外,尤其是在殖民地工作的工人,愛國心是決不後人的。他應徐維揚先生的號召,來廣州參加攻督署
,與同志六人退至高塘火車橋,遭遇清兵,一同被害。 泰 炳烈士 愈失敗,愈積極,是秦炳烈士對革命的態度。他在四川弁目學校學軍事時入同盟會。畢業後與同 志倡辦民軍,想在廣安起義,未成;改期再舉,又失敗。又謀佔雷、馬、屏、敘做根據地,事洩。民 元前二年復組義軍,機關又被破。他乃慷慨去廣州,參加攻督署,英勇陣亡。 周 華烈士 為革命從事文藝工作——辦報和演劇的——周華烈士,生性豪俠。在安南入同盟會。民元前五年 國父發動欽州防城的革命軍事,他管軍需;為餉事赴安南見國父,在法邊境被扣年餘,遞解到星加坡 ,乃為黨辦中興日報。又設民鐸劇社,自任演員,僑胞多受感動。回國參加這次起義,力戰成仁。 陳 春烈士 豪爽機警而負責的陳春烈士,曾在安南海防粵東會館服務,深通法國關卡情形。他運輸軍械及秘 密文件,從不遺誤;不祇設法使同志通過法境,而且營救被法方扣留的同志。曾參加親州防城戰事; 這次起義,他又感動幾十位同志一道參加。肩部受傷後,被捕成仁。
勞 培烈士 天性至孝的人,移孝作忠,其忠烈的表現,必定輝煌。勞培烈士是孝子,讀書穎悟,富有民族思 想。信天主教,曾傳過教。在星加坡時接受革命主義,為同盟會辦晨報,生活極儉,所得盡以養父母 。但慷慨參加這次起義,絕不遲疑,竟以身殉國難。 游 壽烈士 魁偉的身體,堅強的臂力,加上電火似的目光,一望而知其有民族意識的烈燄在他胸膛裏燃燒; 民元前五年游壽烈士就奮勇參加欽州防城和鎮南關兩次革命戰役,無人能阻擋他。國父賞識他,也愛 護他。他終於三月二十九日起義時,力戰陣亡,年才十八。 石德寬烈士 通小學、能文章的青年,而堅決要學軍事,石德寬烈士自有他胸中抱負。他進安慶陸軍小學兩年 ,改進日本警監學校,入同盟會。身長玉立,沈毅英勇。與熊成基、范傳甲合謀,以馬砲二營起義, 戰於集賢關。失敗後,為革命奔走滬、港。廣州起義時奉命留守趙聲總部。清軍來攻,力戰成仁。
為國不知有己是忠,到死不負朋友是義。程良烈士幼通經史,進安慶陸軍小學,英勇過人。入同 盟會,在趙聲部下當正目,深受趙感動。和熊成基起義安慶失敗,與宋玉琳立誓南下起義,同死廣州 :攻水師提督衛隊營不克,退至華甯里血戰。宋願自死,囑烈士速走;烈士守同死諾言,被捕受刑, 不屈殉難。 林修明烈士 父為南洋富商,子為開國人豪,林修明烈士在優裕家庭從名師治國學,造詣頗深。因在南洋受外 侮刺激,渴望祖國能振作,眼見清廷無望,乃投身革命。回國任蕉嶺中學和松口公學教員,要從教育 來灌輸革命思想。聞黃興將起義,惟恐失此機會,急辭職參加。攻督署時力戰,受傷成仁。 羅 坤烈士 自幼讀書就富於民族意識的羅坤烈士,曾赴日本留學。回國經過香港遇見國父,遂信仰三民主義 ,並佩服胡漢民先生的言論。奔走廣州、香港之間,完成的任務獨多。起義時奮勇爭先,攻進督署, 眾寡不敵,被捕成仁。
陳 潮烈士 對農作物則因精於種植而獲得首獎,對國家事則為革命奮鬥而犧牲生命,陳潮烈士是模範而英勇 的農人。在民元前六年因憤於清廷的腐敗,國家的危險,加入同盟會,並邀同志數人加盟。起義攻督 署時,他防守始平書院機關;清軍突來襲擊,他以炸彈登屋抵抗二小時,最後自己與敵人一道詐死。 陳甫仁烈士 為秘密運輸大批鎗彈在澳頭登陸,接應廣州起義,陳甫仁、嚴確廷兩烈士被防軍拘捕了。他們激 昂地向防軍演說,防軍被感動,稱為「革命先生」。經過許多波折,被解廣州,受酷刑拷打,雙足殘 廢。起義失敗後一天,清吏恐生他變,慘殺兩烈士在督署前。陳烈士隨叔父往南洋,入同盟會。 韋雲卿烈士 韋雲卿烈士是軍官,攻督後轉戰到源盛米店中,仍然藉米作障礙物來作戰,力盡被補成仁。在秘 密工作時代,他和許多烈士一樣,流傳下來的事蹟很少。但祇是這壯烈、光榮、偉大的一死,已足以照耀千秋!
羅遇坤烈士 有膽略、有臂力的羅遇坤(一作裕坤)烈士,是英勇而有革命歷史的工人。他曾在安南海防廣隆 昌機器廠工作。民元前五年鎮南關起義,他已經擔任運輸軍械的責任。三月二十九日攻進督署,因彈 盡被捕,慷慨成仁。 羅 聯烈士 滿腔熱血膽力過人的羅聯烈士,本來是行伍出身的軍人。後在安南河內經商,為革命的三民主義 所感動。加入同盟會;乃拋了商業,重人軍界,以結合同志。參加這次起義,轉戰到小北門被捕。臨 被殺時,高呼「中國非革命不能救亡,沒有死的人努力前進,不要洩氣。」 陳 才烈士 這是一位革命的商人,為國家民族而犧牲生命的陳才烈士。他在安南海防昇昌洋貨店經商。因相 信三民主義,決心加入同盟會,從事革命。這次親往進攻督署,退出後轉戰到司後街,中彈陣亡。 ——「黃花岡革命烈士畫史」,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印,民國四十一年十月十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