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一生一死的空軍兩國士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32/7/16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記傳序跋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0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4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捌、 記 傳 一死一生的空軍兩國士 黑白的煙痕,金紅的火焰,一縷縷,一片片的互相夾著,這是淞滬被暴日轟炸時的慘景。中國空 軍早應當出動了。 是的,中國空軍為什麼不早出動呢?這也不無原因。第一、是杭州、蘇州的飛機場沒有完成,上 海虹橋的飛機場受敵人的威脅,由南京飛去太遠,作戰以後簡直沒有停息的地方;第二、是因為某處 的火藥庫尚有幾萬噸的火藥來不及安置,恐怕引了敵機來,出莫大的亂子;第三、是因為二月一、二 、三幾日天氣的關係。這是我當是聽見的理由。 二月四日的深夜一時(不然,已經到了五日早上了),天氣很冷,我還同朋友們在外交部裏,等 待商量未完的事情。忽然一位與軍事有關的朋友忽忙來說:「飛機明天一早出動了,你們看有外交的
關係沒有?」 「沒有,飛機來,飛機打,難道我們坐以待斃。」 「空軍的將士,這幾天來都躍躍欲試。他們說是很有把握。今晚已經教他們去了。」這是我聽得 很清楚的幾句話。 二月五日的早上天氣並不很好,在七點到七點三十分之間,九架青天白日徽號的飛機,鼓動前面 的小輪子,輾著明故宮九龍橋前的殘雪,次第的飄飄上升。那九架飛機之中有五架是較舊式的驅逐兼 輕轟炸用機(是達克拉斯式),四架才是新式的驅逐機,由黃毓沛隊長領著,戰鬥員祇有十七個人。 我要敘述的這位朱達先同志是其中獨自駕駛一架林克式驅逐機的。 飛機一隊東向飛行,下關江面的日本兵艦,當然是有無線電到上海日軍司令部去報告的。中國空 軍飛到崑山的時候,已有日機三架前來迎敵。因為彼寡我眾,所以被我機在真茹打下了一架。到了上 海我機添了一批子彈,加了一點汽油,正要上升的時候,已見日機四十幾架,分三層排列在空中等候 。第一層是驅逐機約十幾架,飛在六千尺以上,專待襲擊我機。第二層是驅逐兼輕轟炸機,也約十幾 架,飛在三千尺子上。其餘在第三層約一千尺以上的便都是中型轟炸機了。按理說,眾寡懸殊到這地 步,中國飛機是一定要吃大虧的。可是那天雲很多很濃,中國飛機倒因此得了掩護和便利不少。 這第一次遠東的空軍戰爭是十一點三十分開始的。我機攻入的是第二層日機的戰區,激戰了四十 五分鐘,我方五架較舊式的驅逐兼輕轟炸機因為運動不靈,被迫退出戰區,飛往杭州筧橋機場。留下
四架驅逐機在那裏酣戰。朱達先所駕的一架驅逐機於援助另一驅逐機之後,復轉移目標,襲擊一架下 層轟炸機中之領隊機。這架領隊機受傷落下,他還是猛追前進,不意被這機的後座機關槍打傷腹部足 部。據說這駕領隊機受傷以後,也就燬了。機上一個燒過的羅盤,上面刻著M‧M‧兩字的,還存在 我一位擔任空軍將領的朋友家裏,是我看見過的。而朱達先同志自己雖然受傷,卻還鎮定的將飛機安 全降落在虹橋飛機場中。他自己走下機來,別人看見他身上有血,問道:「你受傷了」?他說:「沒 有什麼」。大家恐怕說破了他心裏害怕,也跟著說「沒有什麼」。輕輕的把他扶上汽車,送進醫院。 這是何等的沉著!何等的英勇! 當朱達先同志飛機降落的時候,其餘的三架驅逐機也無心戀戰,照原訂計劃,退往杭州,但是黃 毓全同志不知道。他是請結婚假回廣東去的,結婚不到十天,聽到淞滬戰事爆發,立刻回滬銷假。那 天他恰好在飛機場上,等候好音。那知道層雲太多,望斷天涯,也不見自己這邊飛機的蹤影。最後一 看見朱達先同志帶傷回來,他以為消息不好了。一面想起國仇,一面又恐怕他的哥哥毓沛在上面發生 危險,於是駕上朱達先降下的原機,奮勇直上應戰。那知道因為他急於上去,未及將機件詳細檢查, 而且因為他應援殺敵心急,未能打一個大轉灣上去,遽用直角周轉,所以不及一百多米,便砰然落地 ,人機俱碎。這位烈士遂因此殉國,為中華民族而犧牲了。 有這巧的事,朱達先同志腹部所中的機關槍彈,打進去約五分深即向外轉角飛出,現在傷口已好 ,惟腳上所受的達姆彈,尚有碎片未曾完全取出,至今行動還稍有不便。不過我前三星期已經看見他
仍然在駕駛飛機了。至於黃烈士之忠骨,將來埋於何處,其家屬如何撫養,均應為我們所應注意的問 題。弔國殤而念及人情之所不能堪者,誰能不淚下而欷歔? 像朱達先同志這樣沉著英勇,於受傷後還能盡力為國家保存利器;黃毓全同志這樣忠憤義俠,斷 然犧牲個人的幸福,而以身殉民族及國家;真是全國所當引為表率,永世不能忘記的。 因屆全國追悼空軍陣亡將士之期,所以特別紀載兩位國士的事蹟,以資表彰,且以廉頑立懦! 二十一年夏(七月十六日),南京。 描寫中國空軍戰績的文字,這恐怕是很早的一篇;其中所敘的事實,大都是黃秉衡將軍,當 時的航空署署長,供給我的;擊落敵機的證物,也是在他齋中看見。著者附識。 ——「中央週報」第二一五期,民國二十一年七月十八日出版。 按:本文曾輯入「黑雲暴雨到明霞」,重慶商務印書館出版,民國三十二年七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