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跋「石濤自寫種松圖」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62/2/10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日記與回憶
Key Words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石濤; 石濤自寫種松圖; 王雪艇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8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521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523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跋「石濤自寫種松園」   無限江山奔腕底,一朝興廢鬱胸前;   苦瓜和尙零丁叟,若箇丰神美少年。   石濤爲藝苑曠代天才,其畫尤開張奇逸,凡筆墨所至,皆成創格,莫可樊籠。曩曾想像其人 必雄奇傲岸,不可一世者,孰意高標挺秀,瀟灑出塵若是耶!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淸華;仙露明 珠,詎能方其朗潤,移聖教序中讚美玄奘語,以贈石濤,亦足當之。此石濤步入中年時之自畫像 也。題於本幅之上者,有戴本孝、湯燕生輩凡六人,均彼黃山老友,多屬勝代遺民,對此希世名 蹟,允爲定證。是卷之畫像部份,曾由翁覃溪(方綱)屬羅兩峰(聘)臨摹一段,上蓋「羅聘」小 章,裝於其所藏石濤所書之道德經册頁之前,久歸張岳軍先生藏篋。覃溪曾三跋此册,最早爲癸
卯,卽乾隆四十八年,餘均在戊午,爲嘉慶三年。覃溪並題詩云:「猿子相隨學種松,雙幢入定 是何峰,五千言誦瀾翻熟,雲送前滲過水鐘。」自注云:「石濤自畫種松圖,甲寅冬自題於昭亭 雙幢下,兩峰爲摹濤書老子册前。戊午四月方綱題。」是可證明覃溪所吟與兩峰所臨之母本,卽 係此卷。册中復有伊秉綬(墨卿)一跋云:「石濤號淸湘老人,陳人外又云淸湘遺人,乃勝朝楚 藩後,曾見其着款如此。嘉慶戊午仲冬從北平先生借觀。寧化伊秉綬呵凍記」。又曾見張善子先 生藏石濤山水畫,册前亦冠以此像,上書石濤種松圖,甲寅冬自寫,戊午冬朱埜雲爲墨卿臨,末 有伊墨卿楷字一行曰:「野雲贈予此册,因借翁學士所藏自寫小像,屬模册端,嘉慶三年十二月 二十二日,默庵伊秉綬記」。(此册後經中華書局用玻璃版影印)由此可以追溯兩峯、埜雲兩臨 本之關係,及其所自出。二者相較,羅本實勝於朱,惟兩本均略去石濤原本前後景物之部署,尤 以略去一幼僧與一巨猿抬松秧一束,來供石師手植之情景,爲畫中極富奇想者,最爲可惜!是豈 可任册頁篇幅有以限之耶?又兩峯本上石濤尙倚一大松,且傍修竹一竿,埜雲本則並此而無之。 從此可見其輾轉臨摹,有失傳眞之跡象,頗怪此二高士者均未曾注意此正石濤特色,非彼不能作 此奇想而入畫圖也。亦因此而愈顯此卷之流傳有緖,確定其爲祖本與眞龍矣。中華民國五十年予 曾以此卷付日本東京大塚巧藝社複製,俾石濤本來面目,得長留人間,供素仰石公者,致其愛慕 。石公有知,諒必拈松花而微笑。   中華民國五十一年二月十日,羅家倫跋於臺北。
王雪艇先生精鑒賞,觀察常入微,而記憶尤強,一日語我,以此卷戴本孝題句中之二「寧」 字下有缺筆,乃避淸宣宗道光諱,戴在淸初爲遺民不應有此?忽促間余無以解答,後以語莊慕陵 (嚴)先生,慕陵曰:此卷得毋在道光朝後重付裝池時,裱工曾動手術乎?余與展卷審視,此兩 寧字脚下均見手術痕,於是釋然。此亦鑒賞中之趣事也。又趙烈文曾在曾國藩幕府爲所倚重,宋 伯魯亦於淸季有聲於詞林,附誌於此。家倫再題。   ──「張岳軍先生、王雪艇先生、羅志希夫人捐贈書畫特展目錄」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纂,民國六十七年七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