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漫談板橋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53/5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日記與回憶
Key Words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鄭板橋; 集唐詩; 康熙秀才; 雍正舉人; 乾隆進士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8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512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514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漫 談 板 橋   在淸初雍正、乾隆的時代,國內大一統的承平局面,已有相當的長久。當時的文學和藝術,因爲 在帝王的好尙同社會的風氣籠照之下,已經成就傳統和典型;雖有奇才異能之士,也很難掙紮出這四 周的束縛。開科取士的八股制藝,所謂擧子業者,不知道戕賊了多少活躍的心靈。不肯跳入這藩籠的 人,爲了避免文字獄的橫災,也祇能潛心於經學考據的領域。做詩自然首先以應制詩爲進身之階,此 外,則沈歸愚和王漁洋的影響,瀰漫各地。繪畫則於王麓台而後,董邦達、蔣廷錫輩都因帝王的提倡
,蔚爲一代宗師,其實許多人祇是宗匠。在這時代不少有創造性的天才,竟不容許他們不淹沒在這激 流裏。卽如在文學見解上最能和當時風氣反抗和搏鬥的袁子才,雖及身享受了鼎鼎大名,却不能不想 盡方法,託身在尹繼善等一班達官貴人的掩護之下。了解這種時代的背景,我們應當更能了解鄭板橋 的艱苦和欣賞他的造詣與精神。這位從窮苦出身的「康熙秀才、雍正擧人、乾隆進士」(這是他自己 一方圖章裏的文字),雖經過所謂正途的科班,却也曾受盡場屋的困頓。可是他創造的精神和反時尙 的意識,自始至終沒有消失過,並且不斷的加強,到老年而愈甚。他對寫字不但看不起館閣體,而且 不願受漢隸八分的拘束,雜以己意,自命爲七分半書。對於作畫則以文人畫的蘭竹寫他胸中的逸趣。 對於詩文則更不受拘束,而隨筆運用白話,表現自己所要表現的意思。把當時所分的雅俗從不放在眼 裏。而且他對於貧苦的大衆有廣大的同情,尤其在他家書裏充分的流露。他和一班友好,如李復堂、 李晴江等。後人稱揚州八怪的,竟在小區域內形成了一種特殊的風氣。可惜的是他們,尤其是板橋, 不曾把他卓越的天才用深厚的爐火加以鍛煉,而任其片段的散漫的發洩,所以不能結成爲一股新文藝 創造的主力軍,而祇能變作野戰陣前的一旅偏師,這是多麼可惜的事!這一篇集唐詩序,是板橋的集 外文。雖不是純白話,然白話的味兒很重,而且描寫文人的神情心理,更有繪影繪聲的妙處。我得到 這幅墨蹟,還在抗戰以前,以後復淪陷在大陸,最近經過許多曲折,竟能收囘。我不願意他將來又 散失了,乃交吳愷玄先生影印發表。板橋說他反對任何人印他的集外詩文,否則必「爲厲鬼以撃其腦 」。好得我是無鬼論者,如板橋眞能以厲鬼身份出現,我想這鬼一定是很風雅的。我很歡迎他來罷!
集唐詩序釋文   集唐詩則必讀唐詩,而且多讀唐詩,自 李杜王孟高岑而外,極幽極冷之詩,一旦火 板 熱,使得繙閱於明窗淨几之間,此亦天地間 大快事也。讀唐詩則必鑽其穴,剖其精,抉 橋 其髓,而後能集之。使我之心卽入乎唐人之 心,而又使唐人之心卽爲我之心,常覺千古 集 之名流高士儼聚一堂,此又天地間一大快事 也。集唐之難,不得參差錯落,謬託於古, 唐 必須五七言律字字對仗精工,而又流利通適 。往往有六句七句獨欠一句;左對右對皆不 詩 得妥;三月兩月搔首搔耳而其句不來。及一 觸忽然得之,如獲異寶,如釋滯疾,此又天 序 地間一大快事也。有時集句已成,頗自得意 ,而亦少有未安,良朋好友猝至,指之曰其 墨 句未妥,則心病一挑不能藏匿,而又有一友 從旁曰,以某句對之何如,頓覺天衣無縫, 寶 如鑄成的,如樹上結的。如聖歎之有斲山, 相資相助,皆得並傳於世,此又天地一大快 事也。唐君欣泉自能詩而又好集唐詩,集之 久而己詩俱廢,蓋以專一而得神奇者也。問 序于愚,愚何能序唐君之甘苦閱歷。約略言 之,非爲唐君言之,爲後之學詩學文者言之 也。   乾隆巳卯板橋鄭燮撰。 ──「晨光」第一卷第三期,民國四十二年五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