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憶志摩
Identifier (Dublin Core)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日記與回憶
Key Words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徐志摩; 張君勱; 陸小曼; 劍橋; 林徽音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8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412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420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憶  志  摩   當民國六年我考進北京大學文科本科(當時不稱學院而稱科)讀書的時候,志摩(原名徐章垿) 在法科預科,他在那一年級我記不淸了。第二學期我住進北大的東齋,志摩亦住在東齋,我們開始有 較多的接觸,但是意氣並不相投。我是窮學生,老是穿灰色愛國布的袍子,黑色愛國布的馬褂。志摩 是富商家裡的子弟,穿淺藍花緞的狐皮袍子。這還沒有什麼,可是志摩愛玩,他和一班紈袴子弟常常 到八大胡同去逛,這是我們看不過去的。還有一件事,我和我的朋友們像傅斯年、段錫朋各位同樣看 不過去的,就是志摩常同當年北京政客們來往。志摩並送了一份很重的禮物拜梁任公的門,磕頭行禮
。梁任公的文章在當時影響很大,就是比我們還老一輩的人,也很少不曾受過他的影響的。可是他政 治的生活,我們却並不以爲然。我們那時候正開始在高談文學革命,社會改造這一套,對於過去曾想 利用現成軍閥的政治上的人物,心理不敢恭維。聽說志摩拜梁任公的門,是出於張君勱的主張,君勱 的二妹幼儀是許給志摩做太太的,君勱自己就尊任公爲老師。志摩的父親是浙江海寧峽石鎭有錢的絲 商,老是希望兒子攀附政治社會上的權要,志摩自然亦受這種壓力的影響。在民國七年,志摩就自費 留學到美國去了。他最初進克拉克(Clark)大學,那時候李濟之亦在該校,據濟之吿訴我,志摩在一 年之內英文之進步非常之快。他的父親和親戚要他學銀行,所以他不得已而選經濟,實非所願。他住 在一個人家,房東是兩位老處女,待他很好。後來志摩有篇小說叫「兩姊妹」,濟之以爲就是寫這兩 位房東小姐。因爲克大的同學中,有一位董時,號任堅,受了徐家之託,招呼志摩,於是董任堅居然 管起志摩來了,志摩受不了,而離開董時,搬到濟之處同住。第二年他轉到哥大去,他在哥大的時候 ,正値英國拉斯基( H. J. Laski )在哥大講學,那時拉斯基很年輕,還不到三十歲,辯才無礙,在政 治理論上,頗有新的見解,文采風流,轟動一時。志摩對於拉斯基非常羨慕,並且愛聽他的講課。拉 斯基結一條綠色的領帶,志摩也去買一根綠領帶。拉斯基上課時,在敎室裡把一張椅子掉過頭來倒坐 ,拿手扶着椅子背開講,志摩坐起來亦要把一張椅子掉過頭去坐了談話。有一個好刻薄駡人的同學時 常笑他說:「拉斯基戴綠領帶,他有三本書保護他,你的三本書呢?」但是,有幽默感的志摩並不生 氣。志摩天性溫和,他毫不願意用尖刻的話反攻。不久志摩就到英國去了,進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
他最佩服的狄鏗生(G. Lawis Dickinson),就是三一學院的院士,以希臘文學著名,而且所寫的英文 非常美麗,名噪一時。他對志摩非常之好,後來志摩囘國以後,還設法請狄鏗生到中國講學,他擔任 狄氏的翻譯。劍橋是對於志摩文學上影響最深的一個地方,他文學的才華得到劍橋的培養,忽然像奇 花吐艷,他許多寫劍橋的文章是不愧名筆。這時候他家裡把他的夫人不等到他的同意就送到英國去了 ,他同行的是劉南陔夫婦。據劉氏夫婦說,這位徐夫人在上船以前,完全是一個中國舊家庭的少奶奶 。但是在上海一上輪船,立刻有個重大的改變,表現出她平常暗地裡學會的時髦。可是她的性格始終 是個富於辦事才能,很講實際的女子,後來她在上海辦女子銀行的本領,可以證明,然而,同志摩 帶詩意的天性,却是永遠合不起來的。據一位英國政論家肯斯萊馬丁( Kinsley Martin 他是英國「新 政治家與民族」雜誌的總編輯),在一九四九年於新德里告訴我說,他同志摩當年在英國非常要好, 他很佩服志摩,可是他永不知道志摩的太太在英國;後來他很驚異爲什麼志摩把太太藏得如此之嚴密 。其實那時候志摩已經同他太太在鬧離婚了。張君勱恰好也在英國,志摩自己不敢和君勱說這件事, 再三托從前上海時事新報的主筆郭虞裳和兪頌華兩人(他們是由硏究系的共學社派到歐洲去留學的) 去向君勱開口。君勱說:「那裡有這事,志摩從來沒有對我表示過。」他們說:「你不妨把志摩找來 談談」。志摩來了,君勱問他爲什麼要與他妹妹離婚,天眞而面薄的志摩祇是帶笑說:「有這件事? 我也不明白。」於是君勱大怒,嚴厲的責備郭、兪兩人說:「志摩同我妹妹的感情很好,他自己都不 說,你們爲何要提出這問題?這一定是你們搞的把戲?」這却把郭虞裳、兪頌華二人氣得一佛出世二
佛湼槃,於離開君勱的地方以後,囘來大駡志摩,說志摩不够朋友,發誓以後再不管志摩的事。其實 志摩絕不是叫他們上當,祇是他以爲詩人來安排這種俗事,有點不雅。志摩爲了這件事很痛苦,有一 天,他在一個中國飯館裡同幾位朋友閒談,這幾位朋友都跟他說,你單是吵離婚,而不想法把你太太 有所安頓,是離不成的。於是天眞的志摩居然認眞的問計。他們說:「最好你爲你太太找一個替人」 。大家談得隨便的時候,志摩又提出找誰做替人好的問題。於是大家想到志摩的好朋友哲學家金岳霖 還沒有結婚,最好讓志摩辦移交給他。那知道隔開一堂屛風,金岳霖正在那邊吃飯,於是金岳霖輕輕 地把屛風推開,站在他們飯桌前面叫聲:「嘿」!滿座爲之大驚,但是這班有風趣的人,彼此都不在 意。志摩在英國的時候,到過歐洲大陸好幾次,法國、德國、瑞士,都有他的遊踪。有好幾篇文章, 像「裴冷翠的一夜」等,都是極美的作品。最後,志摩要囘國了,囘到英國摒擋行旅,忽然遇到一位 女文學家叫曼殊斐爾( Katherine Mansfield )是一部著名短篇小說「園會」(“ Garden Party ”)的作 者,亦是英國文學家麥瑞( John Middleton Murry )的夫人。曼殊斐爾對志摩的才華非常欣賞,而 志摩對曼殊斐爾却是一見傾心,於是想變計遲延歸期,逗留了若干時期,他自然還是囘國。大約兩三 年之後,曼殊斐爾不幸香消玉殞,歐洲文壇上都很哀悼,說是英國文學的一件損失。志摩聽到這個消 息自然格外傷心,因爲志摩是富於感情,又是常常留戀在幻想裡面的人。一九二四年,志摩爲了看泰 戈爾的病到印度(泰戈爾在中國的時候,志摩自告奮勇做他的翻譯,一位面如冠玉的靑年書生,同一 位白髮銀鬚的老詩人發生了詩意的情感;後來他聽說泰戈爾病重,於是借了旅費,到印度去探望),
順道再遊歐洲,他知道曼殊斐爾葬在巴黎,所以他一到巴黎,就打電報給麥瑞,問他夫人葬在何處, 麥瑞囘電告訴他墓地以後,志摩親自到墓前獻了一束玫瑰花,不勝唏噓!探泰戈的病和弔曼斯斐爾德 的墓,同樣都表現志摩感情的豐富和孩子的天眞。志摩囘國以後,在北京大學敎英國文學,尤其是注 重英文詩的一課,他很想創造許多中文白話詩的格調,他想在各種英文詩中替中國新詩找出幾條途徑 ,頗成一時風尙,可是以後並沒有得到很多的結果,大約與志摩的早死也有關係。當時北京的一般留 學生頗羡慕十八世紀法國沙龍的風尙,有一個幽雅的集會場合,由漂亮而有點文藝修養的女士們主持 ,集合一般愛好文學、藝術、音樂、戲劇的男女,喝喝咖啡,談談風雅(雖有冒充風雅者在內亦不在 乎),從這裡面得到一點心靈的解放,乃至得到心靈的束縛亦不在乎。爲了適應這種要求,志摩竟設 法籌到一點經費,辦了一個新月社,召集了一般要求心靈安慰的人,自以爲是在法國十八世紀的沙龍 裡。爲了發表他們的作品,於是辦了一個新月雜誌,志摩在這裡面曾經發表過不少的作品,可是就在 這一個爲求靈魂安慰的沙龍裡,使它的發起人──志摩,得到了最大的靈魂痛苦,講到這裡,話又說 長了!不問是志摩在離婚前或是離婚後,他心裡唯一的愛的對象是林徽音(林長民的女兒)。徽音身 材修長,明眸皓齒,在她少女時期神光焕發,風韻極佳,能够寫中國短篇文藝作品。他父親帶她到英 國去讀書,能操一口極流利的英國式的英語,志摩對於她是顚倒備至,可是她小時候已由她父親許配 給梁任公的兒子梁思成了。思成在淸華讀書,騎機器脚踏車進城遇險受傷以後,身體的發育頗不健全 ,也後來硏究的是建築,雖然有天資、有造詣,可是遠不及他父親的才華四溢,豪氣縱橫。因爲林長
民和梁任公同屬硏究系,而且林是奉梁爲黨魁的,有這種政治的關係,更加上早年訂下的婚約,所以 徽音不能不和思成結婚。結婚以後,他們兩人同時到美國去學建築,思成學的是建築的設計,徽音學 的是內部的裝飾,雖然兩個人在學問上像是分工合作,可是兩個人的性格却極不調和。他們囘國以後 ,同志摩同在北京,志摩和徽音間的感情不期然而然地濃厚起來。等到後來,梁任公說話了,他叫人 通知志摩說:「叫志摩不要胡鬧」。於是志摩被迫不能不退出是非之場,這是使志摩心碎的一件事。 在這時候,恰巧新月社裏面有一位女士陸小曼常常來參與,她能唱崑曲,畫幾筆簡單的畫,嬌小婀娜 ,頗惹人憐。她是王賡的太太,王賡是美國西點軍校畢業生,軍事學我不知道,他英文很好。他對於 小曼的生活常常要干涉,而小曼自己喜歡這樣,要出風頭,她的母親亦鼓勵她如此。她們母女兩人一 方面討厭王賡的古板和拘束,一方面碰見儒雅風流的志摩。她們還以爲志摩富於資產(其實志摩自從 離婚以後,他的父親早已限制,有時甚至斷絕他經濟的來源),頗有捨彼就此的企圖。這件事的主動 ,據說還是小曼的母親,她們頻頻的向志摩訴苦,說是王賡虐待她們,於是志摩最初不免就有憐惜之 心,又因爲他受了不能和徽音相愛的刺激,於是被小曼母女把他俘虜了。小曼同王賡離婚以後,同志 摩結婚,這件事遭受他家庭強烈反對的。他們的婚禮在當年北京歐美同學會擧行,梁任公親自出來證 婚,擺出道貌森嚴的様子,連名帶姓的叫一聲徐志摩,又叫一聲陸小曼,講一段話,再叫一聲徐志摩 ,一聲陸小曼,再講一段話。如此者數次,最後問,有人反對沒有?那天志摩離婚的太太張幼儀女士 在場,許多眼光隨着她,她却有這雅量,不說反對二個字,這是當時大家樂於傳誦的一件事。其實任
公這一次很不自然的動作,恐怕亦別有用心吧!志摩是一個感情衝動的人,可能他對於陸小曼有一個 時候發生過濃厚的愛情,可是他內心中愛的寄託,凡是眞知道他的朋友,都感覺到仍然集中在他理想 化的徽音身上。他所寫的「愛眉小札」,雖然指的是陸小曼,可能陸小曼只是林徽音的投影。在民國 十五年以後,志摩同徽音的愛情又高度的強化起來了,志摩爲此搬到上海,來避免北方那種不愉快的 環境,因此,志摩違反他自己的心願,在不願意敎書的大學敎書。這時候小曼因爲別有所好,加上抽 上了大烟,同志摩感情和生活上發生了極大的距離,數度醞釀離婚。同時在北方, 據朋友的觀察另 一方面也有這種跡象。可是志摩在這時候因爲家庭封鎖他的經濟(他父親把全部財產給張幼儀和志摩 同她生的兒子),又加上小曼的揮霍,窮困非常,於是乎一件最大不幸的事件因此發生──就是志摩 的死。志摩在民國二十年困居上海,朋友們都知道他窮。八月間蔣百里在北平要賣一所房子,念到志 摩的窮,想爲他取得一筆中費,大約有兩千元左右,於是打電報到上海叫志摩到北平去一趟。志摩認 識的歐亞航空公司一個朋友,慨然送志摩一張免費飛機票,志摩匆匆地在第二天就起飛。當然志摩這 次北上,並不說是爲錢,還是要去看他心愛的人。那知道飛機在泰山附近觸了山頭,人機俱毀,眞是 奇怪!他死的消息是我在南京第一個發現。我記得那一天中國國民黨開某次的中全會,我到南京中央 飯店去看何思源,在他房間裏閒談,忽然山東敎育廳有一個急電給他,他放在一邊,他說:「我們談 天吧!這電報沒有什麼關係!」我說:「不必如此,我來替你翻吧!」於是半開玩笑似的把電報拿了 過來,從底下一個字翻起倒翻上去,翻到一個「死」字,「死」字上面是「摩」字,「摩」字上面是
「志」字,我爲之大驚!知道志摩所乘的飛機在泰山區域撞山,這個電報是敎育廳來向何思源請示如 何替志摩辦理後事的。我當時實在是悲痛萬分,不料一代才人得到這樣的慘死!於是我替何思源擬了 一個電報給他的主任秘書王子魚(名進信),叫他預備一副泰山柏木的棺材為志摩裝殮。同時又把來 電的消息通知上海徐家,這是我最後替志摩盡的一點責在──多麼悲慘的責任!志摩死後,朋友們爲 他悲痛的很多,因爲志摩並不是和人家所想像的浪漫文人 , 就是我當年在北京大學時候, 最初對他 不良的印象,亦是錯誤的。因爲志摩實在是一個沒有容心也沒有機心的人,只能說他是一個天眞的孩 子,他的愛,也是孩子式的愛。 他雖然造成過若干錯誤, 但是決不出於機心, 所以大家知道他的人 ,都是原諒他的。他非常羡慕英國文學家雪萊(Shelley),下意識中藏着一個雪萊,不知不覺地要想 模仿他。他總想和雪萊一樣找到一個像雪萊的愛人瑪麗戈度文(Mary Godwin) 一樣的女性,可是他 兩次的婚姻遭遇,却是給他心靈的痛苦,而不是快樂。他愛情的對象,永遠像海上三山,船要到的時 候,又被風引去!他仰慕雪萊到什麼程度呢?有一次他對我說,他在英國的時候,見到英國的大文學 家哈代( Thomas Hardy ),他和哈拉手的時候,他感到全身震動,爲什麼?因爲哈代同曼萊地斯 ( George Meredith )握過手,曼萊地斯又和另外一位文學家(我一時忘記了他說的名字)握過手, 而這位文學家又同雪萊握過手,所以他同哈代握手的時候,感到間接同雪萊握手,所以有此震動。這 個故事太可笑了!或者有人笑他是趨於虛榮心,可是若是你看見志摩講這故事的時候所表現那嚴重的 態度,你可以了解純粹是一股孩子氣。唉!志摩可愛的孩子!可憐的孩子!志摩死後,輓他的詩文很 多,其中有一付最漂亮,而最可以安慰志摩的,要算楊杏佛作的一聯:
「紅粧齊下淚,靑鬢早成名,最憐落拓奇才,遺愛新詩雙不朽。   小別似今朝,高談猶昨夕,共弔飄零詞客,天荒地老獨飛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