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出使印度 五月十一日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49/5/11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日記與回憶
Key Words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印度; 尼赫魯; 巴勒斯坦; 甘地; 蒙巴頓; 真納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8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304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306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五月十一日
中午十二時與尼赫魯在外事部辦公室談一小時半,首先質詢其印外事部發言人對承認中共事的談話及其更正。彼謂潘迪悌夫人已向彼談過,彼謂:''The frist one is wrong, the seond one isequally improperly and unhappily worded.''。我卽示以孟買出版之Blitz (社會黨機關報)所載潘尼迦說服尼赫魯,將先由印度承認中共政權,以見好毛澤東消息。彼否認其眞確性。當要求其發表聲明,彼以聲明將引起更多是非,婉辭。蓋彼不願意出此,已顯而易見。彼對中國局勢之意見,以爲非中共強,乃政府失人心,內部解體所致,因有此心理的眞空,中共力量乃乘虛而入。我吿以我政府犯了許多錯誤,但我們的錯誤,乃係內政上的。至於在外交上,我們從不濫用地步,投機取巧,我們的行動,够得上人格,像一箇人,一箇君子的模様。彼對我國態度,是在觀望,靜候我時局進展,不致首先承認中共政權,但彼認國民政府局面是不治之症,所以心中趨向,是偏該方的。他批評我政府的話甚多,一部份是得自報紙上袒共的宣傳,一部份是由於他心中亞洲領袖的肐胳,而且彼此次新自歐洲歸來,爲了英及其他自治領要留印度在英聯之中,極力捧他,所以他不免沉醉在勝利的観念裏面。我要求他將潘尼迦調離南京赴廣州,他說This would be too positive a measre for tying up ourhands。當予以反駁。彼謂在此緊急關頭,印度要留潘尼迦在南京觀察,且係與他國一致行動。告以此事一秘書已行,何勞大使。彼云現與潘已斷絕接觸。我又乘機勸其縱不能調潘去廣州,亦可將潘召開,赴中國他處或來德里述職。彼允不久將召潘囘國。國際間之惟實的勢利主義,發展至此,殊可深深嘆息!我們反共二十年,印度能支持此期間否,很難說呢!
歸館時已一時三刻,天氣酷熱,至一一○.○八,出印外事部後,上車如跳火炕。當卽擬一長電向外交部報吿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