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附:吳相湘:我所看到的黨史會史料保管情形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57/3/12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函札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7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386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388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附:我所看到的黨史會史料保管情形 吳相湘 昨日報載立法委員李文齋氏在院會質詢中指責黨史會負責人燬滅史料,經兪院長答復並無其事的 新聞以後,使我對於李委員「風聞言事」的負責精神,不勝佩服。因爲這一保存國民革命史料的問題 ,現在不僅是我國人士注意的問題,並且美國很多學者對於這一問題也非常關懷。事實上就在這一新 聞刊出的同一天,筆者就曾在午晚之間兩次與美國來臺訪問的學者談到如何利用這些史料的問題,因 之我應該就我所知實情說出來。 筆者在抗戰前及勝利後均曾在北平故宮博物院利用淸代檔案史料,也曾在南京故宮分院利用淸代 檔案史料。在臺中故宮保管處也曾動過檔案史料,去春四月且曾赴臺中中央黨史編纂委員會住過一些 時間査檢史料。本於這些經驗,我願負責地說明:北平故宮檔案是在正常狀況之下,利用方便自不待 言,此外都是在轉徙流離箱籠堆積的情況下,利用檔案當然比較困難,但在這許多機關中,中央黨史 會的檔案資料却是最便於利用的,因爲黨史會這些堆積的箱子是側面開啓,不必翻箱倒架,卽可按目 錄取出所需史料。這可見主事者是如何用心。 黨史會箱籠外面開啓容易,內部的庋藏也很合理,每一資料均有牛皮袋封藏,就封袋印製年月, 可知這正是羅家倫氏接任以後在臺灣的工作。這一工作對於保存史料是非常重要的,因爲有若干資料
是我國手造紙張繕寫印刷的,特別是抗戰時的資料,現在因爲這一封袋而得一層安全保障。同時由於 這一封袋上印有分類號碼,查取極便,我與包遵彭、李定一兩敎授合編之「中國近代史論叢」(正中 書局印行)十册中,就有不少重要資料是自這許多封袋中取出,這一事實證明所謂資料「已腐蝕不少 」之說,不符事實。 並且若干先烈的史料保存還是用鐵箱庋藏的,國父的史料更不待論。例如民國二年三月,宋敎仁 被剌臨死前用鉛筆書寫一紙片還用玻璃紙加卡紙,再如袁世凱、段祺瑞上國父書信均曾裱裝成册頁; 汪逆僞組織的資料更是原始的,可以說勝過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圖書館藏品多多。筆者在「中國近代 史論叢」第九册導論中,曾特別指陳。 不僅許多原始文件和書籍保存是如此良好而便利取用,卽開國前我革命先烈刊行的報紙以及民國 以來各種報紙,尤其是抗戰時大後方各地土紙印刷的報紙(並有西康、靑海各地用土紙石印的)均保 存完好,檢查便利。據筆者所知,這可以說是我自由中國地區保存民國以來國內重要報紙最完整的唯 一處所。筆者等所編「中國近代史論叢」第六册中有故張蔭麟敎授所撰「甲午戰前中國海軍考略」一 文,卽係自該會所藏大公報史地周刊第一第二號迻錄。中華叢書中之「張蔭麟先生文集」未收有此文 ,聞卽係在臺北未發現大公報之故,此外「中國近代史論叢」轉錄文字亦多錄自該會所藏歷年報紙, 由這事實更可說明該會對於這些笨重而多的報紙,也是保存完好的。 筆者所見黨史會的情形,雖然是十個月以前的事,可是筆者親見臺中荔園黨史會房屋的堅固,卽
令輕微地震及大風暴,實在沒有使這些保管良好的史料「腐蝕不少」的可能。至於說「油布蒙蓋」, 筆者當時亦曾見到,但這是爲着預防大風暴突來,不及關門窗而設的。因爲臺島地理環境與氣候關係 ,爲着保存紙料,是只有儘可能敞開門戶以通風的。而荔園門窗甚多,黨史會在那裏僅職員工人三人 。我深切知道立委們「風聞言事」在院會言論對外不負責任的通例。但這旣是一中外關懷的問題,將 我親眼看到的事實公之於大衆,實在是義不容辭的。 不僅如此,筆者感覺黨史會工作同志生活實在太淸苦了。誠如兪院長所謂該會「全部人員並未經 政府任命」。是這些工作人員並無「名」,當然一般公敎人員的待遇和福利也就無從享受了。筆者曾 親自看到許多年高的編纂先生衣食的淸苦,特別是一位梅老先生年逾七十,白鬚長及胸際,和幾家人 擠在臺中一棟房子裏,爲着收入少,只有節流,因此,房屋內電燈少,筆者兩次拜訪老先生,心中總 惴惴老年人在沒有燈光下摸索上下大門口玄關的危險。 基於此,我希望李文齋委員本着保存史料的精神,親自去臺中看看;我想他看到史料保存的良好 ,工作人員的淸苦後,他可能會在院會提案要求政府增撥款項增強保存史料的設備(如裝設通風機之 類),以及請政府將這些保存國民革命史料的可敬的無名英雄全部由政府任用,提高他們的福利,使 他們在艱苦工作之餘,也感到公道存在人間了。(民國四十六年二月二十二日,臺北「中央日報」第 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