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復林毓生函 擬爲蔡元培先生寫一簡傳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53/12/13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函札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7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331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332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復林敏生函 擬為蔡元培先生寫一簡傳 ——民國四十二年十二月十三日—— 毓生先生惠鑒:讀了你的來信,甚爲感動。你好學深思的態度,値得讚許。蔡先生的傳早該有人 寫。當年我們希望傅斯年先生寫,後來傅先生因職務太忙,而在臺灣搜集材料可不容易,終未動手, 而傅先生也過世了。最近我頗有寫一篇簡傳之心(約一萬多字),正在作此打算,也是苦數材料不够
,僅能多憑記憶和見聞,眞是痛苦。經共禍之後,文獻愈加散失,我若是不因陋就簡的寫成,將來恐 更少有人寫了。最近黨史會就要出一本「國父畫傳」,是我編的,其中有一篇「歷史和生命的凝結 ——國父生平」,現已付印,年底年初可以出版。我要在這本書裏,表現用圖畫可以寫傳記。中國傳 記文字大貧乏了。以前方式寫的傳記,往往祇要換動幾個字,用於甲可,用於乙也可,因爲其中沒有 血肉,沒有個性。像史記裏的項羽本紀,是極難得的。我在臺灣先後爲哀悼朋友發表過兩篇長文,一 篇是弔段錫朋先生的,題目是「書貽天下才,我爲蒼生哭」,一篇是弔傅斯年先生的,題目是「元氣 淋漓的傅孟眞」。若是我能把蔡先生的簡傳寫成的話,我想把這幾篇集合起來,印一本四、五萬字的 小書,但不知要好久才能還此心願。我盼望靑年人讀好一種外國文,多看幾本外國名人的傳記,一定 有許多可以效法的地方——做人、做事和做文章各個方面。此覆,卽頌近好。羅家倫敬啓。十二月十 三日。 按:林毓生時服務於臺灣省立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