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諭長次女公子久芳、久華 臨別傷感特各寫詩四首留作永久記念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49/6/19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函札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7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65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67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諭長次女公子久芳、久華 臨別傷感特各寫詩四首留作永久紀念 ——民國三十八年六月十九日—— 大寶、小牛:我心愛的孩子!在山上看見你們很快活,別時很傷感。我爲你們每入做了四首五言 絕句。我這樣規矩的寫給你們,是要你們了解、背得、記在心裏,並且留作永久紀念。其中有不懂的
地方可問媽媽。有幾處我略略解釋一下。「倉卒」(亦作倉猝)急忙貌。「機先」在事情發動之先。 「關心人事少,痛苦此中多」係倒裝句法,卽「少關心人事,此中多痛苦」。此種句法,詩裏可用, 他處不常見。「襁抱」,嬰兒打包而抱。「酸楚」心酸而痛苦。「豁達」濶大。「脈脈」含情不吐貌 。「自小偏憐女」出唐人元稹詩。「低囘」留戀不捨貌。「開顔」笑貌。「踽踽」單獨無依貌。孩子 !我的話你們不要忘記!望你們好!爸爸。六月十九日。 新姆拉山中別愛女久芳感觸萬端書此示之 兒方三歲許,獨步上江輪;歷却身猶健,長歌性最眞。 兒於民國二十六年八月十四日,偕母及妹在南京江邊登農興江輪,赴漢獨行,踽踽宛若成人,余 甚憐之。 扁桃腺甫割,警報器悲鳴;抱入街旁洞,憂兒豈顧身。 時三十二年四月,余伴兒在重慶首都醫院割扁桃腺,割後未及一小時,時値半夜十一時許,忽聞 空襲警報,繼之以緊急警報,余恐兒創口流血發生危險,堅持不入防空洞,許煒昕醫師強之而後 可。旣入洞,洞中積水盈寸,空氣穢濁,余抱兒已力竭,尙以身向四週掙扎,恐人羣壅擠有以傷 之,也因恐兒受傷或遭病菌之傳染。於警報未解除時,復排衆人而出,置兒於醫院之最下層,而 以身護其上,兒乎?此吾父女相依爲命之情況也。
兒性偏豪放,應知世路艱;事防倉卒定,思慮在機先。 勤學勤修養,紓懷好放歌;關心人事少,痛苦此中多。 末二首,關係兒將來至大,兒切記之。 新姻拉與愛女久華別彼此含淚當此示之 襁抱辭京邑,崎嶇入萬山;且忘酸楚事,爲爾一開顔。 兒性本明慧,他年當有成;胸襟須豁達,尤戒墮虛榮! 嬌兒滴滴淚,滴入我心坎;臨別各有言,脈脈兩不敢。 自小偏憐女,低囘去國身;莫將慈父念,珍重惜前程。 兒生四月許,卽逢對日抗戰軍興,流離顚沛,至於重慶。兒幼多病,又値敵機轟炸,物資匱乏之 期,父母所受之艱苦與憂慮,有不可勝書者。兒今長大,體質與學業均有進步。見後心中滋慰。 兒勉乎哉!勿過於傷感。此詩第二首尤須切記,兒終身受用不盡也。六月十九日。新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