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上總裁書 陳述對黨團工作意見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46/9/5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函札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7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37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39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上總裁書 陳述對黨團工作意見 ——民國三十五年九月五日—— 總裁鈞鑒:四日下午,靑年圑第二次代表大會主席團與各組召集人之聯席會,坦白直率、熱忱澎 湃,實爲近年來最富革命精神之會,倫甚爲感動。會中暴露黨團作風不良之處,卽倫平日亦所不知, 因此深感上下情形與思想之脫節。一部份同志以團組黨之主張,卽由此而來。但彼等決非反黨,而且 愛黨,但對黨部中一部份同志作風之狹隘,與政治現狀之不滿,則係普遍之情緖。彼等對黨圑之革新 ,要求至切,因非此不足以維繫失望之人心,抵抗異黨之誘惑。同時認爲現在黨內之革新運動,決 不足以應此要求,一由於人才不够,一由於其中不乏革新對象也。彼等要求眞正革新,當不分黨內 派別,純取人才主義,將高級幹部,重行估價,分別予以甄拔及淘汰。此種意見,甚爲誠摯,値得 鈞座之重視與考慮也。此層做到,彼等決無另行組黨之意,予敵人以分化之機,其表示甚坦率。爱將 觀察所及,爲鈞座陳之。至於團的工作,甚感空虛,以致不能號召各部門優秀靑年。團固須有政治
性,並培養靑年之三民主義的政治意識。但徒敎導靑年以政治鬥爭,數次以後,彼等卽感厭倦。且有 形的或無形的引導百餘萬靑年,羣趨於政治活動之一途,恐亦非國家之福。況大多數學理、工、農、 醫之靑年,爲團所需要其參加建國工作者,其政治興趣,常感淡薄。爲吸收各部門全國優秀靑年計, 可否乞鈞座以建立「靑年團爲建國人才策源地」一口號相號召。同時乞鈞座明確指定戰後若干建設工 作,交靑年團負責選拔圑員辦理,(領導各項工作之幹部,可重行選拔,惟工作者當爲團員。)而課 其成敗;其尙在學者,則指定其向某個具體計畫,從事準備,將來按照其硏究成績,保障其用途。如 此則工作對象旣明,分隊會議討論之材料亦確定而有興趣。多數靑年,自必興奮來歸。(政治意識, 仍可配合若干成份在討論之時。)此不儘可以吸收理、工、農、醫各科之靑年,卽政治、經濟方面之 靑年,亦可同樣吸收。此次倫參觀美國但尼西河(T. V. A.)流域管理局多日,見其範圍之廣泛,配合 之精密,實可贊佩。初言防洪,則需水工人才,造閘則需土木工程人才,通航則需輪機人才,發電則 需電工人才,保持水土防止冲刷則需農藝人才,因此而農民兼作牧民則需畜牧、獸醫人才,添製磷肥 則需化工人才,兩岸礦業發展則需礦業人才,治瘧防病則需醫學人才,遷移原有居民重行分配土地則 需土地經濟人才,一切管理工作則需行政人才。凡此種切,不特需才孔多,而且可以一套之人才,貫 徹一套之政策,蓋羅斯福此項新政,實不期與民生主義之建設相符合也。我國現將擧辦之揚子江三峽 工程,及將繼績之導淮治河工程,均可仿 T. V. A. 之成例,決不可限於一部份機械工作,而當謀民 生主義之實現。似此具體計畫,可選擇若干種,先責成靑年圑準備及號召幹部,當可一新靑年之視聽
,而重振其建設之勇氣。導其由破壞而建設,且能有確定工作之方向,自無空虛煩悶之感矣。此倫所 謂不必過於討論團的性質,而須急於確定團的工作之道也。至於如何改新黨團與政治內容,則鈞座自 有權衡,無庸贅述。專肅,敬請鈞安。羅家倫敬呈。九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