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附:陳天錫——文壇逸事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45/2/7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函札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7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23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224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附:文壇逸事 陳天錫 償還十八年前之宿諾 發現十六年來之迭稿 民國十六年二月,戴季陶先生奉中國國民黨使命赴日,期以中日兩國國民將來親善之基礎,築於 民族平等人道正義之上,凡一月有半,始行囘國。當離江戶前數日,我革命軍新復南京,爲日本少壯 軍人所嫉妬,是以陸軍部參謀本部聯合招待之讌,陸軍大臣竟致暴慢之乾杯詞,(見拙編戴先生編年 傳記)而黑龍會之讌,主人與陪賓,聲音顔色,皆失常度。惟外務省重要諸人,則以此非待客之道 ,於戴先生行前,特邀作竟日淸遊,並召藝妓,歌以侑酒。有月圓者,美慧且以歌名,唱到「英雄必 死仁義亡,霸業已隨煙燼滅」,餘音繞梁,淒惋欲絕。滿座同爲嘆息,一若暗示強權末路之情景者。 戴先生囘國後,以語羅志希先生,問此二語出處。歷十有八年,志希先生于役廸化,始查出來歷,馳 書報戴先生,了此陳債,可謂是一段佳話。戴先生得書喜甚,似尙有待商榷,付由天錫保管。自政府 播遷來臺,未能携出,今經十餘年,料已付之刦灰,曾言於志希先生。旬日前,承示偶在所存新疆文 件中,發現此函原稿,錄以見貽;時値小住臺中,未獲拜讀。日前適相遇於臺中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當承面示原稿。余嘗以未克携出所保管之原書爲憾事,乃於歷刼十六年後重見原稿於臺灣,洵又是 一重佳話。余謂宜予披露,藉廣流傳,得荷同意,爱敍原委於此,亦文壇逸事也。陳天錫謹誌。五十 年五月二十七日。
——民國五十年六月一日,臺北「中央日報」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