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上總裁書 瀝陳考察青海軍政情形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43/11/25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函札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7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96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99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上總裁書 瀝陳考察青海軍政情形 ——民國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總裁鈞鑒:辭別以後;轉蘭赴靑,在靑兩星期,除西寧外,並西上考察湟源三角城、海晏縣察汗 城等處,至靑海海濱視察蒙藏游牧生活,至倒淌河視察靑藏公路,馬步芳主席頗能推誠相與。茲將對 於靑海軍政情形,就觀察所得,扼要陳述如次: 一、靑海政治顯著之點,爲政令貫徹,利用電話指揮各地,頗著效能,其缺點爲人材太少,知識 太差。 二、其擁護中央與鈞座之表示,均極熱烈,新疆局勢轉變以後,靑海態度當然更受良好影響。
三、對於靑藏公路之開闢,確盡最大之努力,由西寧至玉樹一段,計長八百公里,現已築成五百 公里,至黃河沿止。此路採取爲乙種公路標準,大體工程尙好,沿途多經數百里無人烟之地,野牛野 馬千百成羣,夜間狼羣數百圍嘷於H作人員帳幕之外,而中央派來築路之技術人員,均能含辛茹苦, 甚得地方人士之稱譽,洵爲難得。此路本年度中央僅撥款六千萬元,而實際地方所費在民工,糧食方 面者,數倍於此,斯乃地方政府政令貫徹之效,倫等加以鼓勵,地方當局倍加興奮。據馬主席關於此 路表示計有三點:㈠明年開凍後一定修通.,㈡至西藏境內,如有阻力,一定可用兵力修通.,㈢因民力 、財力所費過鉅,希望中央寬籌工款,但補稱縱使中央幫助款項不足,地方亦必全力修通,此種表示 甚好。 四、對於西藏問題,馬主席表示惟中央命令是聽,彼新得第四十集團軍總司令名義,甚感得意, 有立功邊地之心,彼再三說西藏問題,當趕早在抗戰期間解決。此次係西藏先進兵,故中央方面出兵 ,係師出有名,外交上亦可解釋云云。惟彼對西康劉文輝主席深感不滿,設靑海正奉命進兵壓迫之時 ,自當兩面夾緊,而劉主席不但不出兵,且與西藏妥協,有互不侵犯之諒解,此種現象,必須糾正。 由中央派兵達到昌都後,方能與西藏開始談判,此種願中央軍西進表示,亦頗可使人滿意。 五、在西寧遇喜饒嘉錯,彼於月內赴玉樹,間道入拉薩,因彼曾在中大講學,故與談較深。此人 頭腦甚淸楚,惟隨往之人,政治常識與語言準備差者甚多,恐難望有重大收穫。喜饒提出印度政府與 倫敦政府,對西藏問題態度恐有不同一點,頗爲中肯。
六、馬主席謂:現在靑海開赴玉樹騎兵一團,因尊重當地人民宗敎信仰,及減輕其經濟擔負關係 ,頗得當地人民好感,但給養均由西寧七屬運去,不免困難,此係事實。 七、由蘭州赴西寧途中之享堂至樂都一段公路太壞,亟應改善,可以節省空軍運輸車輛之損耗甚 巨,馬主席亦表示明年願加改善,恐須中央協助款項,方克有濟。但今年中央允許協助該路之一百萬 元,至今未發,省政府業已用過六十餘萬元,此款似宜發下,因邊疆事,寧可不答應,答應後必須做 到,此與中央威信有關也。 八、關於防共軍事及政治工作頗爲積極,除奉行中央命令外,彼等因有夙怨,尙懼共黨報復也。 九、馬步靑之騎兵第五軍,自囘靑後,逐漸經乃弟步芳改編,同在西寧城外樂家灣訓練,現已全 部變質,曾請倫等檢閱,表示與第八十二軍毫無分別。據熟悉西寧情形,且與馬步靑督辦常有接觸之 人談及,謂步靑荒淫無度,多病晏起,下午則將聚集之金銀與囤積之物資親點一遍,以爲娛樂,當屬 實情。乃弟於最後長談一次中,對乃兄批評甚力,謂彼任柴達木屯墾督辦,不但不問事,而且障礙, 政令任少數部下胡爲,人民怨望逃散;並謂乃兄近得副司令名義,已甚滿足,督辦一職,可請中央取 消,設立柴達木屯墾處,直屬於省政府,主張甚爲積極,語言亦極露骨,請求代爲轉呈。倫到蘭州後 又接一電,請代呈此事,經與朱一民司令長官面談,據其意見,略謂:事實如此,不妨順水推舟,此 係彼兄弟間問題,與大計無甚出入。茲將與馬主席談話時,團員吳文藻參事當場之記錄奉呈(談話時 僅馬、吳與倫三人在座),敬乞鈞察。
十、馬主席謂靑海人口太少,請求移民,此種表示頗佳,想係受新疆之刺激,但謂移民到後之安 置問題,請求中央設法補助。此點與新疆不同,靑海必須移民,但愚見明年尙可緩辦。 以上所陳各節,均係根據當地之調查與觀察,如有遺漏之處,謹託吳參事面陳,尙乞垂詢。又吳 參事和平練達,穩重周詳,對於邊疆問題,尤富硏究態度,此次遍歷新、靑,諸承臂助,合併陳明。 專此,敬請鈞安!羅家倫敬呈。十一月二十五日。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