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介面

{{ item_title }} 關閉選單 開啟選單 字體大小 文字間距   行距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文本推薦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致中央大學助教函 勸慰不以改善個人生活相計較即行復課
Identifier (Dublin Core)
Date (Dublin Core)
1941/3/13
Creator (Dublin Core)
羅家倫
Type (Dublin Core)
函札
volume (Bibliographic Ontology)
7
page star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70
page end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73
content (Bibliographic Ontology)
致中央大學助教函 勸慰不以改善個人生活相計較卽行復課 ——民國三十年三月十三日—— 某某先生惠鑒:前奉諸位同人惠函,請求毎人加薪二級,將生活維持費增爲四十元,並請繼續呈 部要求發給房貼、膳貼四十元,曾於三月三日覆函詳述各方困難情形,深願假以時期,設法改進,惟 懇諸位同人於國難校難之際,對國家敎育事業,尤其是最大多數同人之母校,深加愛護,此意諒達左 右。乃三月四日復奉助敎會全體同仁一函,重申前請,並定九日爲答覆期限,否則不能「安心服務, 繼續工作」。當以按諸情理,無法依限答復,曾於八日面託王雒文先生轉達,並約諸位主幹同人於下 午三時懇談,未見蒞止。乃十日諸位同人竟以全體請假名義致函各院院長停罷工作,並聞有糾察之組 織。此種行爲,倫爲愛護諸位同人起見,竊期期以爲不可。當此物價高漲之時,諸位同人生活之困難 ,孰不同情,不特諸位助敎同人有此痛苦,卽發全薪後之敎授,又孰無此痛苦!倫屢爲政府當局言之 ,政府當局亦深體念及之,所以不克立卽如願改進者,不過因國家在對外抗戰時期,力不從心耳。然 自去年八月以來,謀改進者亦屢矣。如諸位同人薪水普進二級,一也;另致生活維持費十二元,二也 ;部發生活補助費二十元,三也;按人口發米貼,且及於不在重慶之家屬,四也;本年一月份起改發
全薪,五也。茲按二月份會計室實發及待發之薪津與米貼,統計諸位同人之所得計一百五十五人中, 所得逾三百九十元者一人,三百五十元者二人,三百四十元者三人,三百三十元者二人,三百二十元 者二人,三百十元者四人,三百元者二人,二百九十元者三人,二百八十元者四人,二百七十元六人 ,二百六十元者五人,二百五十元者九人,二百四十元者六人,二百三十元十四人,二百二十元者十 二人,二百十元者十七人,二百元者四人,一百九十元者十四人,一百八十元者二十人,一百七十元 十一人,一百六十元者五人,一百五十元者四人,一百四十元者二人,最低者亦達一百三十元,且僅 三人耳。雖薪津之增加,不能如物價之高漲,然此種改進,如米貼一項,卽非同人要求而得,出於始 料之外者。行政院敎育部垂念周詳,幾經困難而能得此,卽本校亦未始不盡力而爲之也。若諸位同人 仍感不足,亦惟有請主持者稍留喘息廻旋之時機與設法進言之餘地,此並非有意遷延,蓋辦事上實自 有其困難。乃諸位同人此而不諒,竟至限期答覆,出於變相之罷敎,竊以爲過矣!夫限期答覆之擧, 惟對於敵國交戰時用之,當非諸位同人對於本校,尤其對於母校之所應出及所忍出,且諸位同人所服 務者,爲國家爲國立最高而最完整之敎育機關,一切努力,最後均歸諸國家學校與諸同人同屬一體, 想諸同人斷不忍坐視國家在軍事、財政萬分困難之中苦心維持之敎育事業,竟吿局部之停頓也!抗建 工作萬分艱鉅,全賴擧國上下加倍努力,我國家最高學府擔任敎職之諸位同人所見當能及此;否則敵 寇聞之必大快意,而作擴大宣傳,外人不察,妄加揣測,其將謂諸位同人何?謂中央大學何?至云團 體行動,則諸位同人之聘約,原係個人簽訂,權利與義務,均當由個人負之,旣非團體簽訂,團體自 不能加以限制也。故就法理而論,亦爲不可,若以圑體而阻礙個人履行對國家對聘約上之義務,則更
非所敢聞矣。且有不能不更進一步而言者,卽諸位同人之職務人師也,卽靑年學子之師表也。設諸位 同人以要求改善待遇,而對學校限期答復,否則罷敎之方式作學生之模楷,其如國家前途何?設倫竟 因此而接受諸位同人之要求,其如國家敎育何?抑尤有進者,我國士有士風,儒有儒行,「安貧樂道 」、「君子固窮」、「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貧賤不易其操」、「特立獨行」,此 皆士君子之一貫精神,非迂也,乃我國立國之精神也。文文山云:「時窮節乃見」,今届時窮獨非吾 人表現節操之會乎?今日之知識份子生活誠苦,無庸諱言;然本月十日聞前方某司令長官電話云:其 所率將士正在苦戰「兩天僅吃乾飯一頓」。若非前方將士有此忍窮耐苦,爲國犧牲之精神,則吾人能 安居後方,硏究學問乎?國家民族尙能生存乎?現在巴黎之法國人,更能向何人講物價,談生活,此 目前之事實也;況當抗戰之時,政府決心安定後方,設使此種因要求改進生活,而停止工作之風氣蔓 延及於他處,諸同人對國家、對民族所負責任爲何?如此係實情,決非危詞聳聽!中大爲處於領導地 位之敎育機關,風氣流行,速於置郵,凡事不應專顧目前個人之利害,而當慮及其影響與結果,此不 能不懇切希望諸位同人深長思之者也。倫深知諸位同人之本意決非如此,然心所謂危,不敢不披肝瀝 膽以吿,務望見其大者遠者,卽日恢復工作,此後凡有可以使諸位同人生活痛苦,稍事解除之處,無 不一依初衷,秉承主管機關盡力圖之。倫實不德,貽誤之事實頗多維護不周,心殊慚恧!惟在目前情 況之下,倫實不能因個人無似一誤再誤與諸位同人同陷於不義,此不能不請諸位同人曲諒者也。本大 學爲諸位同人中絕對大多數人之母校,卽非母校,亦因服務關係,而深具愛護之熱忱。敎育事業原係
淸苦之職務,諸位同人所協助者,多爲本人之師長所敎導者,爲靑年學生,諸位同人又何必因個人待 遇不滿,中途遺師長或先進以敎務上之重累,而且犧牲靑年學生求學之光陰乎?諸位同人易地而處, 將謂之何?藐躬不德,尙覥附師友之風誼,爰敢坦率陳之,諸希亮察!不盡欲言。順頌敎祺!羅家倫 敬啓。三月十三日。